均富財論:齊來做個符號分析員

均富財論:齊來做個符號分析員

新年願望可以各式各樣,大概今年大家都會擺身體健康在第一位。有甚麼會比無病無痛、家人平安更為重要?以前覺得甚為老土的甚麼珍惜眼前人,卻原來是最有智慧的一句說話。

身體健康之後,又輪到實際的開飯問題,所以第二個新年願望會是「人人有工開」。失業率從高峯期回落,究竟是職位增加,還是搵工做的人心灰意冷,放棄了事?大家心中有數。但有一些工種將會永遠消失,無論是CEPA還是河套區,亦不可以力挽狂瀾。所指的當然是那些所謂低技術的機械式工作。

生產力增職位減
上星期林行止引述RobertReich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這篇名為“NiceWorkIfYouCanGetIt”的評論,指美國經常大聲疾呼被工資低微的國家如中國等搶去職位,其實理據並不成立,因為全世界機械式的工作皆被最適合做這類型工作的機械人掠奪,故要指摘的是科技發達令生產力提高,並非廉價勞力。
Reich更指出,最後只有兩類工作可留待人類霸佔──「符號分析員」及「個人服務員」,而亦只有符號分析員可以獲得較理想的待遇。
假如數字是符號之一,那麼投資者分析年報作投資決定,亦可以被視作為符號分析員;而根據理性分析,然後再作出英明投資決定的,當然值得獲取理想回報。
投資者千萬別以為,會計師必然是甚麼符號分析員,其實會計師的日常工作亦是機械式得交關。論分析數字符號,跟閣下最大的分別,可能只是多念幾年有關會計的書,以及比閣下多考幾張專業試卷。要分析公司投資價值或財務情況,投資者不會比會計師輸蝕,有時候那幾年讀的書亦幫不了甚麼大忙,大家同樣地要在年報中搜尋答案。
不信?例如分析年報時最喜歡計算的甚麼會計比率,應付考試時,當然背得滾瓜爛熟,但到要實戰拆解上市公司財務資料時,卻隨時是另一回事。

聰明易被聰明誤
譬如淨負債,大家會覺得是甚麼一回事?應該是所有資產與所有負債的差別,而且是負債多於資產?但和黃(013)口中的淨負債,卻是另一回事。
和黃在03年中期業績報告中,將所有現金及現金等值加上其他隨時可以變現的投資,再減去集團所有的銀行借貸,把所得出的差額稱之為「淨負債」。集團亦非常體貼地計算出這淨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為多少,方便投資者比較,繼而又將這比率細分為現有業務及3G,令投資者清楚集團的借貸是因何業務所致。
投資者要分析和黃負債的情況,這份中期報告已提供所有答案,毋須擔心因為少念會計師那幾年書而不懂得如何計算。相反,假如會計師恃着念過那幾年書而用那些既有觀念來解讀和黃的淨負債,隨時會以為和黃是負資產,反而身受其害。
既然投資者與會計師分析年報時,大多數是一齊起步,同樣地要在年報中找尋答案,那麼那幾年所讀的書,時間豈非白費?

數字背後須了解
當然不是。假如會計師能夠從機械式的工作升級成為符號分析員,他們最大的價值是了解這些符號是因何而來,以及其背後的意義,亦即是投資者最終要了解的數字背後的意思。
遺憾地,投資者不會在任何書籍中找到這些符號的全部解讀,只有靠不斷的練習,再從中領悟。當然,最終能夠成為Reich口中的符號分析員者,必定可以得到最大的回報。
我有甚麼新年願望?當然是希望不用成為甚麼符號分析員,亦能夠得到優厚的待遇。
龔耀輝
均富會計師行高級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曾在此欄刊登之文章可於www.gthk.com.hk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