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與九大簋 - 李純恩

盆菜與九大簋 - 李純恩

聖誕節有朋友從外地來港,見到啟德機場搞萬人盆菜宴,覺得很有趣,就說也想試試盆菜。
從前新界圍村的大戶人家開飯,主人家坐在內堂的八仙桌上,飯菜都盛在碗裏放在桌上,主人飯菜夠了,剩下的菜,就分給傭工下人,有甚麼分甚麼,雞鴨魚肉都裝在木盆裏,用蘿蔔填了底,在外堂蹲在地下,分而食之。
久而久之,盆菜就成了形。盆裏的內容豐儉由人,葷素齊備,但說到調味,則一定要有豬肉,靠其鮮味,還要有門鱔乾,取其香味。有了這兩樣東西,一盆菜就又鮮又香了。
下人吃盆菜,主人就吃九大簋。
九大簋是盛宴的代名詞,八仙桌上,放上九大碗葷素菜餚,如現在元朗「大榮華」的做法,便是「五味雞」、「香茜梅子燒米鴨」、「鯪魚球」、「白水烏頭」、「芋頭豬肉」、「糖醋肉青」、「炒長遠」、「冬菇青菜」、「陳皮豆豉蝦」。

在農業社會,能吃上這一桌,非富即貴,有人請吃「九大簋」,那是天大喜訊。
這些菜看起來雖然簡單,其中也有講究之處,比如米鴨的飼養,是用管子將白米直接吹進鴨子胃裏以催谷長膘,用白米,是因為吃了白米,鴨肉鴨油都呈白色,要是一用穀子餵,肉和油都會變黃。故有「米鴨」之稱。
「炒長遠」是意頭菜,從前圍村有人出外謀生,臨行前必吃這個菜。裏面有蝦有蜆有粉絲,蝦代表了那個長途跋涉出外謀生的人,蜆則代表了留守在家的兄弟,粉絲綿長,牽掛兩頭,是一味情意菜。
豬肉要用上好的麵醬煮,蝦先要用陳皮豆豉浸,烏頭是元朗特產,鮮美無比,只用鹽水加鹹檸檬煮,已叫人吃了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