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1200人生死60秒 14人送院<br>狂徒火彈襲地鐵

列車1200人生死60秒 14人送院
狂徒火彈襲地鐵

【本報訊】本港發生歷來首宗列車縱火案,一名身懷五支小型石油氣及六支天拿水的狂徒,於昨晨上班繁忙時間,在一列擠滿乘客由尖沙嘴開往金鐘的地鐵列車上,突然點着一支天拿水樽縱火,恍如燃燒彈一般,其間其他的石油氣樽和天拿水樽紛紛散落地上,並引起爆炸。
當時列車仍在隧道行駛中,車廂內逾千乘客紛紛向車尾亡命逃生,情況生死一線,列車在一分鐘後到達月台打開車門,乘客終能逃出生天,縱火狂徒則乘亂逃去,事件中十四名乘客受傷。警方昨晚扣留一名前往屯門醫院求診的男子,他右手有灼傷痕迹,懷疑與地鐵縱火案有關。 記者:呂焯均 胡恩宏 梁偉權 張家樂 吳淑義

事發後,本報訪問一名由旺角轉乘荃灣線列車,直至事發時一直站在縱火狂徒身邊只有半呎之隔的男乘客,他可說是最清楚的目擊者之一。目擊者說,想不到一名看來極平凡的中年人,幾乎奪取了一千多人的性命。地鐵公司事後稱,當時列車上約有一千二百名乘客。
這位不願透露身份的目擊者自稱關先生,他形容昨天是一個很倒楣的日子,想不到自己曾經與死亡那麼接近。他站在列車最前一卡,跟狂徒與烈燄相隔不足半呎,濃煙當時差點令他窒息。冷靜下來,關先生說,如果再見到狂徒,「我諗我一定會走上前打佢一餐」。但由於狂徒一直戴帽,關先生雖然與狂徒很接近,始終沒有正面看見他的樣子。

目擊者親述事發經過
關先生是中環上班族,平日會駕車上班,但昨天因要回公司開一個重要會議,改為乘搭地鐵,以免塞車躭誤時間。他早上九時之前在九龍塘站上車,至旺角站到對面月台轉車,他幾經辛苦才擠入頭一卡,並站在最接近車長室大門位置。不久,他看見左邊角落站了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伯」(警方事後通緝的縱火狂徒身高約五呎五吋,年約五十歲),他覺得對方有點怪,因為對方一直面向牆壁,全程沒有轉過頭來。
這男子一身衣着潔淨,戴着一頂杏色的鴨舌帽,杏色的外套,藍色的襯衫,藍色的長褲,身旁有一架可摺起來的手拉車,車上放了一個紅白藍膠袋,還有一個紅色的背囊放在地上,隱約見到背囊內放了布料和一個舊的膠車胎內膽。

乘客大聲喝止仍無效
當列車駛到尖沙嘴,一切正常,但列車再開行進入隧道約一分鐘後,關先生突然聞到燃燒東西的氣味,再看到那位「老伯」拿着一個用布包着的樽,布料正在燃燒,有人立刻喝止,大叫「你燒乜嘢呀」,但對方頭也不回,把燃燒物體輕輕拋在身旁一、兩呎的地上,該樽又流出液體,液體瞬即燃着。這時有人高叫「火燭呀!」車廂內各人紛紛向後退。根據地鐵公司事後公布,事發在九時十二分,當時列車距離金鐘站尚有三百六十米。
當時,一名站在該男子身旁的青年目睹情形,呆了一會好像不知如何反應。此時有人想衝上去,但又被地上的燃燒液體所阻,立刻退回去。關先生看見有乘客的褲腳沾了一點液體而着火,幸拍一拍已熄滅。其間有人衝前企圖用腳將火踩熄,但卻踩爆了膠樽,內裏的天拿水濺出,令火勢更大。另一名乘客亦趨前將狂徒掉在地上的打火機踢開,以免情況更難控制。

嘗試打開車窗不成功
幾秒的時間,車上已充滿濃煙,首卡的乘客包括關先生在內全部退至第二卡,有人按動警鐘,車長一度打開駕駛艙的門,知道發生事故後便發出廣播,叫乘客往後退,情況一片混亂。關先生後來發現,自己的手臂在混亂間,不知何時竟掛上了兩個屬於其他乘客的手袋。
狂徒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濃煙中,關先生只見到一片黑煙,呼吸愈來愈困難,他感到沒有氧氣,似乎快要窒息,腦中想到這次必定會死。但轉過來又想起,列車出事之處與金鐘站之間其實很接近,可能只需閉氣一、兩分鐘便到站,他於是立即閉氣,並與一些乘客嘗試打開車窗,但不成功。
他感到列車不斷加速,很快便在金鐘站的月台停下來,這時月台已有地鐵職員等候,車門打開,職員便立刻叫乘客出閘離開,有人走出車卡後,發覺自己失掉東西,想折返車卡,但均被阻止。有人逃離車廂後沒有即時離開月台,而是走前到第一卡,希望協助追捕行兇者,但已不見狂徒蹤影。

車長找不到滅火設施
關先生離開車廂後聽到輕微的爆炸聲和一團小火球,火球面積約一平方呎。車長隨後也走進車卡,但找不到滅火的設施,後來才有月台職員拿來滅火筒,迅速將火撲熄。
而千多名乘客則向上層狂奔,由於地鐵公司已接到通知,因此所有扶手電梯都通向地面,方便乘客逃出車站,約四分鐘時間,全部乘客已被安全疏散到地面。警員、消防員到場時,火警已被救熄,這時,關先生發覺自己已一鼻子黑灰,想起剛才幾乎窒息,慶幸自己和其他乘客都沒有受傷。
當記者到達現場時,看到不少逃出生天的乘客情緒仍十分激動,其中一名女子直衝入電話亭,手上拿着手提電話向家人哭訴事件,表現十分歇斯底里,一名女警見狀上前,該名女子即衝動得緊抱着女警不放,她事後被送院治理。另外,一些乘客仍然不停在顫抖,看來仍然驚魂未定。
不少乘客逃至路面時都沒有穿上鞋子,事後地鐵職員在車廂內不但發現大批乘客遺下的鞋子,還有衣服、飯盒,甚至盆栽都有,事發現場有如劫後餘生。

五支天拿水未被燃燒
事件中,共有十四名乘客受傷,包括一男十二女(二十三歲至四十三歲)及一名兩歲的女童,他們部份是吸入濃煙不適,部份則是逃生時跌倒或扭傷,經治理後全部出院。
案件現交由港島重案組調查,警方事後在被縱火的車廂內發現六支天拿水,其中五支未有燃燒過,一支已被燒焦;另外五支每支二百五十克的小型石油氣樽,其中一支已爆開,而狂徒攜帶的手拉車和紅白藍膠袋則被焚毀。現場車廂及月台天花和幕門亦有被燒過痕迹。事後多名目擊者到警署提供資料,其中包括當時亦在第一卡車廂的一名姓季的政務主任。
鐵路警區指揮官郭楚權強調,地鐵公司在事發前及事發後均沒有接過任何恐嚇,而警方在接觸過一些目擊者之後暫時沒有證據顯示事件與恐怖活動有關,至於縱火狂徒的動機則難以揣測,亦不能排除是精神病者所為。
警方事後已將地鐵沿線各站月台的閉路電視錄影帶撿走,相信除金鐘站可能拍攝到狂徒逃出車廂時的情況外,警方目前仍正調查他在哪一個站登車。警方懷疑他在事件中亦被燒傷。昨晚一名前往屯門醫院求診的男子,右手有灼傷痕跡,懷疑與地鐵縱火案有關,被警方扣留。

消防員在起火爆炸的車廂調查。區民傑攝

受傷乘客送院,其中一名女乘客(右二)逃出地面後驚魂未定,歇斯底里大叫需要女警安慰。 胡恩宏攝

受驚的乘客瑟縮月台梯間,需由友人安慰。 凌樹輝攝

火勢撲熄後,大批消防員在金鐘站戒備,氣氛緊張。 區民傑攝

肇事車廂中一名小女孩的母親吸入濃煙送院,聞悉意外趕到的阿姨擔心得哭了起來。 吳國威攝

被縱火焚毀的車廂,緊貼在駕駛室後,事後滿目瘡痍。

爆炸後車廂及月台煙霧瀰漫,地鐵職員拿着滅火筒(圓圈示)戒備。 讀者提供圖片

乘客慌忙逃生期間遺下鞋隻及眼鏡盒。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