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走得其時。十七歲那年,汪精衛行刺攝政王,事敗被執。當時要給砍了頭,成了烈士,也許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刺客。
可惜他死不了,日後背上漢奸之名,未盼得一刀之快,結果反倒負了少年頭。
李小龍、張國榮、梅艷芳又如何?都未免走得太早,惟其如此,身後都風光。影迷歌迷還會為他們涕淚漣漣,不像好些甘草演員和過氣老倌,去得那麼寂寞。在台上銀幕上淡出那陣子,也就是圈中人開始給淡忘的時候。與其無聲無息離去,倒不如趁紅火之際而別好多了。
圈中人永別時,莫不企望帶走一片雲彩,不想兩手空空。待到百年歸老的李小龍、張國榮、梅艷芳,就說不定走得靜悄悄。你說天妒英才,換個角度看,也許是憐才而已。
近日有家錄影帶租用店,讓一萬三千名觀眾投票,結果把羅拔迪尼路選為歷來最偉大的影星。跟在他後面的是史提夫麥昆、阿爾柏仙奴、積尼高遜。奧斯卡影帝馬龍白蘭度竟飽受冷落,活到七十九歲一把年紀又有啥意思?
歲月無情,歌迷影迷更無情。人來人去,水銀燈介卻永遠不滅,冷然又照向另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