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禡」是中國的傳統習俗,是指拜祭高靈的日子,例如菩薩、神靈、土地、地主……等。做禡不似一般的祈福還神可以擇吉日進行,而習俗一般定好在每月的「初二」及「十六」舉行,新春正月初二稱為「頭禡」,因為這是該年的第一次做禡,而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稱「尾禡」,因這是該年的最後一次做禡。
文:白鶴鳴
做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祈福與謝恩,「頭禡」祈求神明保佑闔家平安,「尾禡」則酬謝神明全年的護蔭。今年的尾禡佳期同樣是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即新曆一月七日,祭祀吉時是酉時(下午五時至七時)。
步驟一 以三牲為祭品
祭品以三牲為主,即五牲其中三種,五牲是指「豬、雞、鴨、魚、蝦」。除了三牲之外,還要預備齋菜及生果,生果數目是五個,例如五個蘋果、或五個橙等。如果拜祭的是佛菩薩,則不可以有葷(除肉食外,包括一切辛辣食物),而應多預備素食。另外,還要預備三杯茶、三杯酒和三對碗筷。
步驟二 衣紙不可少
當然,一份拜祭用的金銀衣紙不可少。至於要用哪類衣紙,告訴衣紙店是拜祭哪位神靈,他們自然會替你準備。其實這裏有個小貼士,拜天神、地主、土地這一類衣紙,在某些超級巿場內也有售賣,包裝會說明用途。
步驟三 上香拜謝
儀式開始前,先把祭品擺放在枱上,首先點三支香,雙手合十,向神靈躬身三次,然後把香插在香爐上,同時向神靈致謝詞,多謝保佑這一年來身體健康、事業順利、財運亨通……等。待香燒過一半,便可以將衣紙放聚寶盆(燒衣紙的盆)去化寶,如果不方便在室內燒,可以把聚寶盆拿到室外,整個儀式至此已是圓滿結束了。當然,大家務必小心火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