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狂飲暴食假後易抑鬱

節日狂飲暴食假後易抑鬱

【本報訊】節日狂歡過後,上班時情緒特別低落。英國《星期日人物報》指出,在聖誕、新年過後,超過半數的英國成年人出現節日性抑鬱症(FestiveAffectiveDisorder,FAD),因節日期間暴飲暴食和過度消費,新年過後即顯得特別憂鬱。有香港的醫生和心理學家都估計,節日後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絕非病態,只要適當予以調節即可。
該報道估計,英國人在聖誕期間瘋狂消費三百三十億英鎊(約四千五百多億港元)後,約有二千三百萬名英國人感到憂鬱,並出現體重增加及渴睡的症狀。當地的心理學家解釋,這個情況與因冬季光線不足導致的季節性抑鬱症類似。

高潮過後情緒回落
中文大學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回應時指出,節日期間大部份人情緒特別高漲,可能會有高潮過後(postclimax)的情緒回落,部份本身有抑鬱傾向的人則因為節日期間,看見別人多數一家團聚,開心過節,或會感到自己無用,遂更感抑鬱。他又稱,部份人放假後,星期一早上會特別抑鬱,有些人更會在星期日下午開始擔心翌日要上班,要避免這個情況,所以星期日不應賴床「瞓過龍」,並告訴自己應養足精神投入工作,很快又是下一個假期。
家庭醫生關嘉美估計,有家庭問題或情緒不穩人士大節過後較易患上節日抑鬱症,他們節日時因「無人陪」而感覺孤獨,可能一時感觸而暴飲、暴食。
此外,剛找到工作的年輕人,也可能受朋友影響,在節日期間大吃大喝,也較易患上節日後抑鬱症。她建議節日期間以運動代替暴飲、暴食,也不要隨波逐流「四圍蒲」,應可減低節日後抑鬱。
臨床心理學家梁若芊認為,節日期間可能不斷參加派對,吃喝玩樂,過後自然感到特別疲倦,甚至宿醉未醒,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並非病態,只要避免過量飲食,應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