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線:<br>1-2月水痘高峯期逾500傷口個個有菌

健康前線:
1-2月水痘高峯期逾500傷口個個有菌

據衞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原來每年一、二月都是水痘的發病高峯期,曾醫生解釋:「喺溫帶地區,每年冬天後半至初春都係病發高峯期,呢樣同病毒嘅活躍性有關。」不少人小時候都出過水痘,雖然大多患者病情並不嚴重,但這病是可以預防的,方法就是接受注射疫苗。 記者:陳淑君
攝影:蔡鴻雯、陳盛臣
部份圖片提供:瑪嘉烈醫院兒科部
模特兒:南南(RichStrategy)

水疱液體都有病毒
水痘的傳染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播,除口水鼻涕統統帶病毒外,水疱內的液體一樣有病毒,接觸患者傷口分泌物、弄污的物件一樣中招。曾醫生說:「一般治療只屬支持性治療,如提供退燒藥、止痕藥紓緩皮膚痕癢等,要等個人產生抗體打低病毒。」

■若病徵嚴重,往往令患者痕癢難耐,抓損皮膚。

水痘病發3階段
逾500傷口3日內結痂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潛伏期為2至3星期,患者病徵可分3階段:
1.早期:輕微發燒,疲倦及軟弱無力。
2.逐步出疹:由臉部開始,蔓延至頭皮、軀幹、腋窩及四肢。
3.全身水疱:出疹後並於5日內,皮疹會演變成水疱。發病期間,身體可以有多達500個損傷,水疱會在接着的三天內乾癟及結痂。

避免感染有辦法

要有效減少病毒傳染他人,須留意以下幾點:
1.為患者提供獨立房間:患者最好與其他人隔離至水疱結痂為止。
2.必須戴上口罩:尤其是照料患者或與患者有近距離接觸時。
3.衣物及被鋪要分開洗:最好以1:49的稀釋漂白水浸洗,務求殺死病毒。
4.戴棉質手套:可免年幼患者抓損水疱,也可用清潔的棉花棒塗止痕藥膏,並在傷口鋪上紗布。
5.減少進食油膩食物:多補充水份及休息,若口腔也出現水疱時,最好進食流質食物,食物也不要太熱。
6.妥善清理分泌物:妥善清理患者分泌物,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水痘長在口腔內,令患者連進食都有困難。(醫院提供圖片)

懷孕13-20周中招最危險
曾醫生指出,出水痘好少有併發症,「15歲以下嘅人有較高機會感染水痘,但嚴重併發症多出現喺大人、本身抵抗力差或長期服食降抵抗力藥物如類固醇嘅人身上,如腦炎、肺炎等。」當患者持續高燒、神志不清、出現暈眩時便須特別小心。
若孕婦不幸感染水痘,更有機會令胎兒患上先天性水痘綜合症(Congenitalvaricellasyndrome),可令胎兒四肢發育不良、眼睛及皮膚出現毛病、甚至腦部發育不正常。「懷孕頭12周內出水痘,胎兒有0.4%機會患綜合症;若懷孕第13至20周內出水痘,胎兒則有2%機會患上綜合症。若透過超音波掃描檢查胎兒不正常嘅話,可能要終止懷孕。」

■若經專科醫生接受預防水痘疫苗注射,每一劑約$700。

15個月大可接受注射
曾醫生續說:「凡係12歲以下嘅人,只需接受注射一劑疫苗,若13歲以上嘅則需要接受第一劑後4至8周內接受注射第二劑。有70%至90%可以避免患上水痘,接受注射後95%唔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而疫苗有效期最少長達14年。
兒科醫生楊宗謙建議,只要夠一歲三個月最好接受注射。「若屋企連續有3、4個小朋友患上水痘,往往最後一個受到感染時,因為接觸病毒嘅層面增多,病徵會比初初感染嘅劇烈得多,恐怕有損壞儀容之虞。」

■曾醫生指出,曾出過水痘的人,有10%至20%機會在55歲後,病毒會隨神經線再度長出水疱,俗稱生蛇,位置多在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