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三日,是聖安東尼奧馬刺對上一次敗陣的日子,此後馬刺在接着的十三戰中未嘗一敗,連勝紀錄橫越○三及○四年。更令人驚訝的是馬刺在這十三場勝仗中,十一場淨勝對手十分或以上。究竟是甚麼關鍵因素令開季戰績只得九勝十負的馬刺脫胎換骨,現時保持十三連勝佳績?文:深籃
眾所周知,主宰馬刺成敗的關鍵人物非鄧肯莫屬,這位上季MVP在去年十二月五日作客魔術一役中,轟入個人今季新高四十七分,是直接驅動馬刺十三連勝之原動力。不過據統計顯示,鄧肯在連勝期間的表現實際並沒有明顯上揚,除防守略有進步外,其餘表現均維持其平均的水準。事實上,若除去鄧肯得四十七分的一場,在餘下的十二仗中,鄧肯的平均得分只有二十點九,較其生涯得分還要低兩分。
既然鄧肯非馬刺十三連勝的關鍵,那麼或可從馬刺其餘三名正選主力:後衞柏加、真路比利及中鋒尼斯達洛域中找到答案。由三人的統計分析中可見,柏加的助攻有顯著進步,尼斯達洛域的得分及籃板球亦有上佳表現;惟獨季初表現大勇的真路比利,在三項主要統計中不進反退。因此三人也非馬刺十三連勝的主要關鍵。
後備表現又如何?前鋒荷利的得分、籃板及出場時間在連勝期間都有明顯上升,但主要原因是另一前鋒馬歷路斯頻頻傷出,才令荷利表現「搶眼」。那麼到底誰才是「真命天子」?
答案是:防守、防守、防守。當你能在十三場比賽中成功凍結對手的得分皆在九十五分以下,要連勝十三仗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事實上,馬刺在過去十三場中的八場,迫使對手的得分只得七十八分以下,難怪馬刺成為目前聯盟中失分最少(八十二點九)的球隊。在連勝期間,馬刺的平均得分與失分相差多達十三點二分,較連勝前飆升了近十分。這正是馬刺十三連勝的玄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