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在上海影城首映那天,C居然可以網上購到最後兩張票,專人送過來,票價加服務費近二百元——這就是今日的上海。
現場熱鬧得很,每人還有一大袋紀念品,重甸甸,真誤會裏頭有「支」手機。原來是一瓶低糖綠茶、兩包酸奶軟糖、一條粉藍底粉紅花塑料心形手機繩,鄉土有趣,這也是今日的上海。
傳媒眼中「勁寸賣座王」導演馮小剛,既視王家衞為「怪胎」只能蒙老外,又批評《英雄》「沒有張力,沒有內涵」,還踩《和你在一起》太煽情,與《無間道Ⅲ》打對台,則指人家「每人都拿把手槍,而我的電影裏每人都拿個手機,我相信,改革開放時期,手機比手槍對人的威脅更大」。
觀眾最愛敢言的名人,都追看攻訐鬥爭,不知多高興。但若自己的戲砸了會好瘀。
幸好賣座。一眾其貌不揚的大腕先後走過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深圳、天津、青島等十幾個城市,刺激票房。我沒看齊馮的賀歲片。印象最好的是最不賣座的《一聲歎息》。《手機》是《一》的科技版。但片中男主角偷歡捅出漏子,是他笨——只消擁兩三個手機,各有不同鈴聲,走私矛盾就不成立了。
現代人跑江湖怎會一機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