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州疑似沙士個案調查工作取得新進展。內地沙士權威專家、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昨表示,這位病人所感染的「可能是變種沙士」,呼籲大家提高警惕。另有消息稱,懷疑被感染的病人事發前曾在家中捉老鼠,並用筷子夾老鼠,是否因此受感染,仍待調查。
鐘南山昨晚在廣州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他們對廣州疑似沙士病人的化驗樣本進行五千多次病毒基因排列測試,當中有百分九十八點八呈現同源,即和以往沙士病毒基因排列比較,情況略有不同,顯示可能出現新的冠狀病毒。他指出,今次病例存在三個疑點,包括未知源頭、不知道有沒有傳染性、在病人血清中未能分離出沙士病毒。因此,他認為今次病例「可能是變種沙士」。
世界衞生組織專家昨晚也發表廣東考察報告提出,廣東衞生體系中包括急診及中醫診所等部門需要完全整合到現行沙士監察體系中,因為並非所有發熱和咳嗽病例都向專門的發熱門診報告,而當局應優先考慮查找冠狀病毒的所有潛在來源,加速對動物和宿主方面的進一步調查。
此外,廣州疑似沙士病人被指寓所附近不時有老鼠出沒後,本港無綫電視昨引述消息指出,病人發病前十日,曾在寓所用老鼠夾捉老鼠,再用筷子夾起老鼠,放在垃圾桶內。專家後來在病人的家居環境內,捉了部份老鼠及蟑螂做沙士化驗,結果顯示,部份老鼠樣本亦呈陽性反應。
世界衞生組織北京辦事處發言人瓦迪亞接受訪問時表示,老鼠及動物是沙士傳播途徑的理論,並不是新的說法,早在去年春沙士爆發時也有類似推測。他強調:「當然所有因素我們也會研究,包括居所、工作場所、鄰居等,所有因素都可能是病源。」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賀雄早前則表示,廣州疑似沙士病人的住所環境不是十分好,從衞生的角度看,附近範圍經常有老鼠活動,不排除他在家居受到感染。而世衞專家早前亦專程前往病人居住的番禺麗江花園視察,希望找到感染源頭。
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利普周二在廣州表示,沙士源頭最大嫌疑是老鼠。其實,本港淘大花園在去年三月至四月爆發沙士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專家吳錦祥曾發表論文,指「元兇」可能是老鼠,煙囪效應及污水渠問題只是一種輔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