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04年首天香港人再發揮神奇力量,十萬人於元旦上街參與「還政於民,改善民生」大遊行,人數雖僅及去年7.1大遊行五分一,卻是主辦機構原先估計的四倍,是繼去年7.1大遊行及7.9立法會外集會後,最多人參與的群眾活動。學者指有十萬人上街是出乎意料之外,顯示民主意識已在港人心中萌芽成長,有市民更高喊:「火點起咗,就唔可以畀佢熄。」 記者:羅偉光
新一年首個大規模群眾活動元旦大遊行昨日下午三時多由維園出發,十萬市民沿着7.1大遊行的路線邁步前進,並且高舉「還政於民」、「我們要民主」的標語,又不時高喊口號爭取民主。遊行群眾有專業界別,也有小市民,7.1時與太太參加遊行的陳先生,昨日再舉家出動,攜同妻兒上街,他說:「火點起咗,就唔可以畀佢熄。」
昨日遊行的十萬名市民大都經過7.1洗禮,與陳先生一樣希望身體力行令民主之火燒得更光更亮,雖然昨日遊行人數遠遜7.1,但他說:「無所謂。」他指政府已「收斂咗好多」,但仍有這麼多人自發上街非常難得,騎在陳爸爸膊上的四歲女兒不明白遊行的目的,但他七歲的兒子嘯行舉着紙牌說,遊行是想「叫董伯伯做好啲」。
不少遊行市民均說昨日上街人數較預期多,吳小姐認為7.1後港人明白團結就是力量,7.1精神已深化為加快爭取民主的動力。主辦遊行的民陣發言人蔡耀昌稱,在經濟好轉之下仍然有十萬市民參加遊行,顯示他們仍然不滿政府施政,他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星期在施政報告內,回應○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及○八年普選立法會的要求。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王耀宗稱,十萬人上街是出乎意料之外,他在遊行期間觀察,發現有不少中產人士自發上街,「一向政治冷感嘅中產階級都走出來,加重咗遊行嘅份量,因為佢哋係推動社會改革嘅重要力量。」他又形容7.1大遊行撒下的民主種子已萌芽成長,「冇7.1肯定冇今日,民主意識已經喺香港人心中生根。」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指出,五十萬人參加7.1大遊行是因為擔心23條剝奪原有自由及權利,這次遊行卻是「爭取未得到嘅嘢」,因此人數下跌正常,他說爭取民主仍有漫漫長路,「我相信身歷7.1大遊行嘅港人都想再創歷史,日後只要有需要,呢班人都會受到感召行番出來。」
政府發言人昨日下午五時五十三分就元旦遊行發表聲明,形容遊行秩序良好,再次證明港人冷靜和理性,又指有不少市民參與遊行,政府會小心聆聽訴求;又說遊行者其中一個主要訴求是希望加快民主發展步伐,政府義不容辭按照《基本法》推動本港民主向前發展,會盡快開始聆聽及收集公眾的意見,並會採取開放及兼聽的態度,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和香港的實際情況,盡力與各界建立共識。
去年7.1港府以特首董建華名義發表聲明,昨日改為政府發言人,與上次一樣,董建華未有即時露面回應市民訴求。警方於遊行結束後表示,高峯期約有三萬七千人在維園集合。這數目未包括已出發遊行人士。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以「唧」牙膏形容特首對政改態度,「支牙膏都無料,用幾大壓力都唧唔到牙膏出嚟啦,我相信(施政報告)出唔到嘢(政改檢討內容)。」他又指今次遊行不能與7.1比較,「無咁大迫切性都咁多人上街,十萬人呢個數字令人好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