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見報日,也已經是2004年之時,作為本欄今年的第一章,來一個前瞻,乃十分合時。資訊科技界過往數年已經吃過不少苦頭,展望新一年,大多數行家皆抱樂觀態度。目前,美國經濟好轉,前景叫人樂觀,增長勢頭不俗,不少預測皆估計企業會較前願意投資新的資訊科技設施,預期銷售增加,資訊科技商也開始願意增聘人手;水漲船高,香港的資訊科技商可望能夠分到一杯羹。
近來筆者亦聽到不少好消息,身邊一些待業已久的朋友,在找工作上也有些眉目;不過,同時也有朋友在近日才加入待業行列,在過程緩慢的市場整固中,經濟稍好轉才遇上裁員厄運,實叫人無奈。說到市場整固,自由派市場崇拜者視之為經濟循環的必經階段,冷靜理性得很;但事情殺到埋身,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人故事。
香港經濟環境的外在因素改觀,內在前景也明朗不少。CEPA的落實,叫業界對進軍大陸更趨之若鶩,至少在大環境的氣氛上,不可同日而語。不過正如不少人所述,有力進軍內地的公司,早已行先一步,法制上的規管根本管也管不了。CEPA的意義,是把過往跑偏門的公司轉為走正途,及讓小公司發發進軍神州夢,中國訊息業的市場進入,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CEPA是龍是蟲,筆者不敢現在就蓋棺定論,還是走着瞧吧!
電訊業方面,今年在政策範疇的改動,比市場競爭更值得關注。互連政策和電盈支配者地位問題一旦落實,固網市場的新遊戲規則將會大為不同,改變之大,實在不容忽視。
另一個天翻地覆的大變乃是電訊和廣播業監管機構合併的問題,業界談數碼滙聚多年,由過往政府不知為何物,發展至今天政府願意主動作出檢討,已經是十分重大的改進。雖然這個決定來遲了很多,但總比政府不聞不問好。和黃的3G發展也值得注視,假如能夠成功,將可帶動不少相關的服務和應用發展,商機無限;相反,假如3G業務失敗,影響深遠,失去了商機事小,未來投資者對電訊業趨向保守事大。
當然,做生意是沒有絕對的。不少人在谷底才投資發力,在經濟復甦時則坐收所成,說到底,時機才是最重要。
侯聯貴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