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br>阿澳紐牛上位瘋狂吃牛冇有怕

飲食人誌:
阿澳紐牛上位瘋狂吃牛冇有怕

上星期美國把瘋牛疑雲,推卸到加拿大身上,其實兩國互數不是,只徒添瘋牛陰影,無助一眾牛肉Fans安心大飽口福,不過身在香港的你,都算夠運,因為本地食店除了美國牛,還選用阿(阿根廷牛)、澳(澳洲黑毛和牛)和紐(新西蘭牛)。一牛瘋,三牛等你來,你仍可一如以往,瘋狂吃牛。
記者:楊一凡
攝影:伍慶泉

和牛遠勝美國牛
至叻揀靚料的文師傅說:「我們一向用和牛,偶爾會用新西蘭牛,沒有用美國牛。」牛肉是否美味,決定於牛的品種,日本養牛技術冠絕全世界,一來要求嚴謹,二來本土需求高,政府又控制價格和數量,結果水準夠穩定;把日本和牛種帶到他國飼養,也能養出優質牛。
文師傅續說:「美國地方太大,個別省份監管有鬆緊,加上商人一心謀利,不惜濫用化學飼料,結果吃出問題,美國牛雖然質素OK,但卻沒有日本牛,來得可信穩定。」

午市抵食餐
特級牛肉拉麵$48(午巿套餐):食店一周年誌慶,大廚特別推出這款抵食和牛麵,麵條和湯底均由日本入口,麵條不算粗身,浸在湯裏良久也不會發脹,成本較普通拉麵多兩倍,不然又怎襯得起麵上的和牛?大廚說:「粟米並非急凍貨,是新鮮超甜粟。」

驚喜醋梅汁
他他黑毛肥牛$58:把薄得可透光的黑毛和牛,放進沸水中灼兩秒,跟手放入冰水裏。一熱,是為了鎖住肉香,一冷,有助肉片更爽口。紅卜卜的芝麻醋梅汁,藉着醋和梅兩種獨有的酸味,誘發肉味及減少肉食油膩感。

烤肉汁味濃
新西蘭燒牛扒$48(後)?串燒日本牛肋骨$38(前):烤是至惹味的烹肉方法,新西蘭烤扒本身肉味不算太濃,但加了燒汁同吃,加上扒面撒了粉才烤,微脆,惹味。把牛肋骨切粒,烤至半熟後伴炒香的蒜粒同吃,香口宜佐酒。

喜日本海鮮吧
電話:22197227
地址:北角電器道183號友邦廣場地下7-8號舖(炮台山地鐵A出口)
營業時間:12:00nn-3:00pm,6:00pm-11:00pm
座位:80個

阿根廷牛肉汁多
雖然阿根廷牛不及馬勒當拿出名,但此牛絕對食得過,因為它肉汁很豐富,連帶肉味都較濃,經理表示:「當地人只用草去飼養牛隻,最原始最健康,自美國傳出有瘋牛症後,店裏不會多了顧客,哈哈,因為我們的阿根廷牛扒屋,一向多捧場客,生意很穩定。再配埋阿根廷酒,簡直一流。」的確,就記者觀察,單是$88加一的午飯價,店裏也擠得水洩不通,客人中不乏歐美及東南亞。

食客兩句:
Coloso家庭:得知有瘋牛症事件,我們當然是停吃美國牛,轉投阿根廷或澳洲牛的懷抱,又或是多吃烤魚及燒雞。

招牌家鄉牛
烤牛柳$168/225克:阿根廷人雖沒日本人先進,懂得以科技培育雪花肥牛,但阿根廷牛,肉味很濃,由於脂肪不算多,煎至全熟才吃會硬身,六七成熟至啱,刀切下去,肉腍汁多,且惹味得像台式小食汁燒牛肉乾。

肥胖大肉腸
阿根廷牛肉腸$38/條:外形很是曾志偉的阿根廷香腸,充滿濃濃的香料味,切片吃時,頗吃力,原來腸衣較韌,但內裏的牛肉餡則軟熟得多。

濕碎惹味批
迷你肉批$52/2件:把牛肉切碎,加入大量洋葱及少量烚蛋黃及蛋白,就會惹味得像加了咖喱一樣。兩件肉批,一是牛,一是雞,一濃一淡。

LaPampaArgentinianSteakHouse
電話:28686959
地址:中環蘇豪士丹頓街32號地下B&C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2:00nn-3:00pm,6:00pm-11:00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6:00pm-12:00am。
座位:38個

他鄉牛逐款睇

澳洲黑毛和牛:
盛產於日本北海道的黑毛和牛,出名肥美,因為生長地氣候寒冷,油脂多且呈雪花紋,肥瘦勻稱,把日本的黑毛牛種帶到澳洲飼養,油脂雖沒日本養殖的那麼多,但卻啱提倡少油的現代健康人。

新西蘭牛:
新西蘭牛在美食指數方面,排第三,因為新西蘭牛,肉味不及日本牛和美國牛那麼濃,且肥脂較少,最適宜烤或煎。

阿根廷牛:
阿根廷牛只用青草餵養,沒有用人工飼料,雖然沒有專人按摩,但勝在地方大,任其奔跑,牛肉的脂肪不算多,但勝在肉味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