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論如何:香港人不是笨小孩 - 毛孟靜

毛論如何:香港人不是笨小孩 - 毛孟靜

小學生選出這一年的十大新聞,排第一的是沙士停課,跟着是太空人訪港與元朗小鱷魚,七一大遊行三甲不入。成年人提出這一年的二十大候選新聞,卻連七一大遊行也避提。李怡在周二評述的那個十大新聞選舉,主辦單位除了有《文匯報》、《中國日報》,赫然包括香港電台。

毛孟靜

有可能完全不提七一大遊行的嗎?不可能。於是,這一筆給放在「擱置二十三條立法集中振興經濟」的粗黑標題之下,因果顛倒,成了內文小字。但那份要為香港製造「正確輿論導向」的心思,也就實在太明顯了。
炎黃子孫一旦握權,為保權力,為保烏紗,由封建世代到共產中國,就把人民當小孩。

董建華治港失靈
小孩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事,並無不妥。甚麼是大新聞,講究貼身關係,除了肉身上的,還有地理、血緣及感情上的,同時牽涉心智、識見與良知,在成人世界中,更肯定跟學歷無關。
住處隔壁大肆裝修,一日,聽為裝修師傅送飯的小型貨車司機說,「那即是一月一號又要上街啫!」那日,報上詳細報道董建華「滿額」委任區議員。那位司機先生肯定不是大博士,但如果當權者以為他是小學生,對他來說遊行是太形而上的東西,就大錯特錯了。
香港政府,以至北京政府,卻持續地把香港人看做小孩子。不聽話?兇你一兇。跟着吵鬧?好啦哦,給你吃糖。
中南海對特區的態度,倒總也有祖父母一輩的味道,兇話不會自己說,留待四大護法來講,及駐港中聯辦透露一些口風。但這種間接的旁枝的話,亦有可能淪落成當年鄧小平罵的「胡說八道」,要是他講的,也即是真正領導人的話才可算數。
而董建華說──董先生說了甚麼?事實是,不過數日前他參加一個酒會,記者追問他有關區議會委任制,有報道說,「但董建華頭也不回便離去。」

北京收的香港情報,恐怕繼續經過熱烈製造正確輿論導向一派的過濾,已經失效。董建華豈止聽而不講,根本就是聽而不聞,他的治港,已經失靈。君不見連在二十三條爭議中明明擁董的騎牆派議員,在七一後都紛紛轉軚,忽然批評政府這個那個,忽然倒董。
但北京與香港政府的最大錯着,是真真以為香港人是simpleandnaive的小孩,以為可用經濟壓倒政治,推出諸式經濟着數明益香港人,給你糖吃,小孩該止哭了吧。
但香港人不但智商高,且經過英殖的一段國際化洗禮,那副泛社會的世故老練,恐怕並非中南海所能領略。而民主訴求,浩浩蕩蕩,一旦開了閘,除非血腥鎮壓,無法走回頭路。觀乎胡溫政權在當世的開明溫婉以至感性形象,也實在無法聯繫上血腥一類字眼。

經濟牌難挽頹勢
北京向香港打經濟牌的政治成功率,也可向台灣借鑑。這些年下來,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發展何其緊密,四成的台灣貿易對象是大陸,大陸亦得享龐大的台商投資。可是,這些年下來,兩岸經濟關係愈是親近,政治感情益見疏離。
京港關係,不必走上類似的路。香港人不是小孩,哄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