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線:<br>預防慢性疾病年年驗身最有效

健康前線:
預防慢性疾病年年驗身最有效

回顧03年健康大事,如果沙士擔首位,相信癌症肯定高居次席,死於子宮頸癌的梅艷芳及淋巴癌的林振強,令我們更了解患上癌病等絕症絕非一夕之事。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的首要大計就是做身體檢查,病向淺中醫,好讓自己及早得知藏身已久的隱病。

記者:邵超 攝影:蔡鴻雯
模特兒:Kelly(StarAsiaWorkshop)

許多人忽略了身體檢查的重要性,以檢驗子宮頸癌的子宮頸細胞檢驗(柏氏抹片)為例,香港大多數的女性未嘗做過,更存有不少誤解。

子宮頸癌可潛伏10年
按衞生署資料,所有曾有性經驗的女性,最基本也應在首三年的檢驗結果正常後,漸次縮減為隔年及三年一次,直至六十四歲為止。蓋子宮頸癌症病變較慢,潛伏期可達5-10年,定期檢查可早點發現子宮頸細胞早期變化,在未變癌細胞前及早治療。

一般檢查只針對流行病
陳醫生說,香港人普遍對身體檢查缺乏認識:「身體檢查嘅目的,係喺未有嚴重病故發生前,可以檢查出早期病徵。」因為不同病例有着不同的演變,又不時爆發新病,絕無一個身體檢查計劃可以涵蓋所有可能患病的因素,故一個基本的身體檢查,只是普查成年人最常發生的病,至於各私家醫生提供的身體檢查費用不一,一般約為$1,800-5,000。

■所有曾有性經驗的女性,不論年齡也應定期進行該項檢驗,

基本身體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包括全血球分析(紅血球、白血球、血色素和血小板)、肝功能、腎功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甲、乙型肝炎抗原?抗體
2.尿液常規檢查
驗尿主要在驗尿蛋白及尿糖,前者過高會導致體內養份流失,後者有尿糖現象則可能是糖尿病。
3.糞便常規檢查
4.肺部X光檢查
5.心電圖ECG

身體檢查必須醫生跟進
坊間私家醫院和私營機構均有提供身體檢查服務,消費者怎樣才知道該計劃是否適合自己?提供服務的機構有否巧立名目?每項檢查項目的意義是甚麼?以上種種問題,陳醫生強調:「一個好嘅身體檢查計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有醫生跟進驗身報告;二、醫生同病人詳細溝通後,再加插針對性嘅檢查。」沒有醫生解畫,要消費者再付錢看醫生尋求答案,或看着一堆堆數字胡思亂想,無疑是浪費金錢和時間,也對心理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若普查時發現冠心病高危者,可能有需要進行跑步心電圖檢查,可以檢驗是否為靜態心臟病患者。

醫生建議加插項目
針對人士:55歲以上女性
項目:
*柏氏抹片子宮頸塗片檢查
*婦科超聲波檢查(子宮?卵巢)
*乳房健康檢查
*骨質密度檢查

針對人士:55歲以上男性
項目:
*心臟冠心病評估
*前列腺增生檢查
*前列腺腫瘤標記(PSA)
*睪丸癌腫瘤標記(βHCG)

針對其他人士: 吸煙?二手煙、酗酒及曾經或經常進行不安全性行為者,應考慮做個別檢驗項目。

50歲以上應年年驗身
陳醫生建議無論任何年齡,每年一次的身體檢查是應該的。但如果在於金錢或時間因素而不能安排的話,建議三十歲以上人士,在首年基本計劃後,而報告完全正常的情況下,可大約在兩年間再做(其間無特別病痛發生)。
由於大部份慢性病都較容易在50歲以上人士身上發生,故應考慮每年一次。任何年齡,若最近身體出現一些非針對性的病徵時(即同一病徵可出現在不同的疾病)如頭暈、體重暴跌等,一個全面基本的身體檢查,亦有助醫生的診斷。至於涉及放射的檢查,如胃餐X光造影檢查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由醫生按個人的情況,決定每次檢查的時間。

醫生金句
「如果係乙型肝炎帶菌者,我建議除咗基本嘅身體檢查,應加插肝癌腫瘤標記(FP)及肝臟超聲波檢查,咁樣可以發現早期病徵,及早醫治。」
嘉諾撒醫院主管 陳諾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