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四年,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率先向打工仔和工商界派定心丸:他不會在三月發表上任第一份預算案內,再提出增加薪俸稅和利得稅,以便市民「唞唞氣」。不過,他在表明沒有空間減稅的同時,被問及有否預留資源給特首下周三公布施政報告「派糖」,卻答得較有彈性:「財政緊絀不代表甚麼都不會做。」 記者:李慧玲、何文雯
在剛過去的星期二,唐英年在政府總部接受本報訪問,講述他對加稅、減稅的初步想法。他說,由於香港人「仰慕西方民主,但不仰慕西方稅制」,他覺得透過薪俸稅、入息稅拓闊稅基是不務實的,根本無法實行。他傾向研究銷售稅以拓闊稅基,但可豁免部份生活必需品以照顧基層市民。換言之,現時不必交薪俸稅的打工仔,暫無危機會被納入稅網。
唐英年又表明無意拓闊入息稅和利得稅稅階,因為香港稅制「已經好累進」。他強調,三百多萬就業人口中只有一百二十多萬需交稅,其中十萬人交的入息稅佔總數六成;六成利得稅由約五百間公司繳交,「再去打他們深些,是否公道呢?」
記者直接問他三月公布的預算案會不會加薪俸稅和利得稅?唐英年說:「過去推出了好多改革,現在這些改革正在進行,這個時間最好讓市民唞一唞氣……(梁錦松在)○三年的預算案提出了好多改變,分為兩步實施,第二步就在○四年實施。雖然我未最後決定,但如果想讓市民唞一唞氣,這未嘗不是個機會。」
他續稱,有人提出既然要讓市民唞一唞氣,最好不行第二步加稅安排,但面對龐大財赤,他覺得政府沒有減稅空間。而且,他認為全面減稅不能刺激經濟,因部份人只會將所減的稅「袋落袋」,未必用於消費。
唐英年指自己沒有心理包袱,反問:「上手做得好,為甚麼不可以繼續做?」強烈暗示他會繼續落實梁錦松的加稅安排。
梁錦松在去年三月發表的預算案提出多項加稅安排,其中降低個人及已婚人士免稅額,以及調高利得稅,均會在○三至○四年度、○四至○五年度分期實行。
但市民可能稍感失望的是,唐英年在削減開支方面也未必有新的大動作。他說:「我知道市民對公務員開支有意見,但既然唞一唞氣,那就不會再擺一張刀出來。削減會好溫和。」
唐英年在剛過去的星期一在沒有知會傳媒下,悄悄到維園工展會轉了一圈,但覺得人頭湧湧,強烈感受到消費市道已露復甦勢頭。
他說,特區政府與格林斯潘的理念一樣:短期內寧願經濟過熱,也一定不會提出一些令經濟冷卻的措施。
他預期美國最快要到今年年底才有機會加息,現時利息偏低,正是發債的好時機。他說,市民最快可於明年在市場上買得到由特區政府發出的優質債券,日後更會每年或每半年定期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