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教路 用針拮一下可分辨<br>狀似暗瘡扁平疣愈擠愈擴散

醫生教路 用針拮一下可分辨
狀似暗瘡扁平疣愈擠愈擴散

【本報訊】不少年輕人為臉上長滿「粒粒」而煩惱不已,但臉上的「粒粒」未必都是「青春痘」(暗瘡),有可能是「扁平疣」。有皮膚科醫生表示,扁平疣外觀與未發炎的暗瘡有點相似,一般人實在難以分辨,有人甚至會將扁平疣當作暗瘡來擠壓,但醫生警告由於疣本身具傳染性,患者切勿搔抓患處,以免擴大傳染範圍,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份。 記者:盧文烈

扁平疣是由於受到過濾性病毒感染而成,多出現在臉部、頸部及四肢。扁平疣一般為針頭到米粒般大小,外形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狀;顏色與正常膚色相近。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表示,長在臉部的扁平疣,外觀與未發炎的暗瘡、酒米及油脂粒頗為相似,市民可能會混淆,但醫生卻很易分辨,「若果係粒暗瘡,搵支針拮下佢一定會有啲油唧出嚟,但係扁平疣就唔會有咁嘅情況。」

暗瘡有膿頭及黑頭
台灣早前有傳媒報道,一位準新娘因為滿臉「豆豆」而遲遲不敢拍婚紗照,即使花費數萬元求助美容院,「豆豆」仍然有增無減,最後這位準新娘到台灣澄清醫院皮膚科求診,經詳細檢驗,才發現臉上長滿的不只是暗瘡,而是患有多發性扁平疣。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皮膚科主任陳衍里指出,扁平疣與暗瘡不算相似,但若長在臉上,普通人不懂分辨,「一啲都唔出奇」。
不過,他強調暗瘡會因油脂分泌過剩而形成膿頭及黑頭,但扁平疣的顏色卻是淺褐色,類似角質,若患者不懂得分辨,應該向醫生求助。
陳衍里又說,感染扁平疣的人士,可塗抹維他命A酸,而醫生也會採用激光及冷凍治療,令扁平疣脫落。
至於如何防範感染扁平疣,醫學會副會長黎湛輝表示,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公共衞生用品,如毛巾及手帕等抹面;而健康的體魄及抵抗力足夠,亦有助防止病毒入侵,並提醒市民要有充足的睡眠。

勿用公共毛巾抹面
黎湛輝強調,扁平疣雖然有可能在一段日子後慢慢自行消失,但由於本身具有高度傳染性,故建議患者應向醫生求助,並切勿把疣當作暗瘡來擠壓。「如果成日搵隻手唧啲扁平疣,好容易會擴大傳染範圍,到時愈唧愈多,重可能會傳播至身體其他地方。」

尋常疣多出現手背及手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