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警告香港人,在還未有政治配套之前就普選特首,會導致福利社會,令香港「衰十幾年」,相當駭人聽聞。所謂「政治配套」,據報是三大條件:1.特首要有班底;2.立法會內要有票;3.公務員要聽他指揮。
可憐的是,當今特首董建華既沒有班底,看來立法會內亦沒有票;至於公務員,向來聽的是規例法律,依從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董建華不懂得指揮,那是他自己的事。纏綿下去,這個苦況也不見得會改善,只會加快崩潰,「眾叛親離」之說,早已不脛而走。一度是行政會議成員的田北俊,相信比誰都清楚。
是不是「欽點」的特首,就算沒有三大條件也能管治得妥貼;普選的特首,就缺一不行?這個邏輯何在?
田北俊的基本概念是強大的政黨是普選的先決條件;事實上剛相反,真正的普選才是政黨成熟的先決條件。最高權力不是普選產生,幹嗎費勁組織和支持政黨?政黨就是為參選。民主黨、民建聯等,都是因立法局推行直選應運而生的。若說要有強大的政黨才可以普選,倒不如乾脆說香港不能普選特首算了。
事實上,普選的特首更有資格組織班子,更能與民選的立法會及公務員合作。至於民主選舉必然導致免費午餐、福利社會、嚇跑資金,這是工商界的基調,我聽了快三十年了,每次民主化上議程,就會重彈此調。民主化走了一步又一步,時至今日,仍未見福利社會出現的迹象。田北俊實在不必太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