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隻中資保險股份上市之後股價都有好表現。特別是中國人壽(2628),因為其市值龐大,很容易便會晉身指數成份股,有機會成為基金追貨對象;加上新股上市之後的初期,按照有關上市條例的規定,公司不能再隨便發行及配售新股,因此,在公司上市之後,會有一段股價蜜月期。
除了成為指數成份股的利好消息,支持公司上市之後股價有好表現之外,還有甚麼因素會支持股價?答案是衍生工具。
常見衍生工具有期貨、期權、認股證、ELI等。但在香港的市場而言,認股證的發行,對於正股的影響便不能忽視。香港股市的市值,以2003年計是世界第八大,除了日本之外,香港股市是唯一世界上十大股市榜的亞洲股市。但論到認股市場規模,香港則是世界第一,絕對值得港人驕傲。
如果一隻股份的正股能吸引散戶買賣,那麼對於認股證發行商而言,絕對是發行相關認股證的機會。所發行的認股證,無論是認沽或認購,都會有市場。
以中國人壽為例,市面的證券行都把其當為藍籌股看待,能夠按孖展五成,而亦有散戶問認股證發行商何時才有其認股證發售。
按照交易所的規定,要為公司發行衍生認股證,最少要待60個交易日。以中國人壽現時的人氣程度,很大機會在60日規定限期屆滿之後便會有相關認股證出現。問題是,站在發行商角度,要完全對沖相關發行認股證比較困難,而其中一個比較有效方法,就是持有一定數量正股。因此,愈接近60日限期,發行商便會吸納多些正股。這會對公司股價有所支持。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