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無類 - 李登

有吃無類 - 李登

中國人不管甚麼動物都吃,除了自己肚裏的蛔蟲。不管甚麼動物生養於中國,結果還是落在鍋中,端上桌上?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食,《三字經》說。屁話!挨宰的又哪止這六畜,就是猴子亦難逃大劫。還說猴子是人類的祖先呢,我們連祖先也不放過。今年是猴年,又怎麼樣?猴年我們就不吃猴子了?看來哪怕是孫悟空,觔斗翻得更神,也翻不過老饕的五指山。
《呂氏春秋》早說過「肉之美者,猩猩之唇」;《荀子》已有猴羹的記述;《異物志》又載古人用猴頭作腌肉;《博物志》亦指出閩越江北一帶的少數民族愛吃腌猴,而《臨海志》說粵民喜啖猴頭羹。原來猴肉主治風病,釀酒彌佳,又治久瘧,頭骨食之能避瘴疫。
猴肉不管鹽腌、火熏、製成肉乾,煮成肉湯,都是美食佳餚云云。清末後,廣東有菜館以猴腦湯、炒猴肉絲、熏猴肉片招徠食客。廣州更曾有菜館《野味香》,憑猴腦湯和雪耳扒猴掌馳名一時。今天用猴子作科學實驗,也遭人非議,何況吃猴腦,啖猴肉?我們枉說有四千年文明,倒依然是有吃無類的蠻族。
猴子只要生於中國,年年都可說是牠們的本命年。我說吃猴老饕,該罰來生投胎為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