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聞比電影橋段更曲折、更牽動大家的情緒,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本港2003年的重大新聞,皆足以令市民的心情起伏不定。高興的有球星碧咸、太空人楊利偉帶來的萬人歡呼;氣憤的有貼錢一億元搞一個物非所值的「爛騷」。這些事、這些情,市民今年都經歷過了,眼睛也被擦得更加雪亮;明年,董建華政府豈可再欺民意?
政府為打擊非法外圍活動,決定由香港賽馬會合法營辦足球博彩。馬會足彩於八月正式出爐,在接受投注初期,分別推出主客和、波膽及總入球等投注形式,在營辦三個月後,再加推讓球主客和、半全場、入球單雙及首名入球球員等投注項目,隨着投注形式多元化,投注足彩瞬即掀起熱潮,成為大街小巷談論話題。
馬會營辦足彩無疑成功為政府庫房帶來收入,但足彩普及化帶來的病態賭博問題叫人憂慮,政府先後批出兩間病態賭博中心營辦牌照予東華三院及明愛,為病態賭徒提供適當輔導及治療服務。
「神舟五號」載着太空人楊利偉在十月十五日順利升空,航天熱和楊利偉熱迅速席捲全國。楊利偉選擇了香港作為他首個出訪地點,十月三十日起來港訪問六天,與香港各界,特別是大、中、小學生會面。楊利偉的魅力風靡全港,無論他去禮賓府、去山頂,或是出席香港大球場的慶祝儀式,都獲大批市民夾道歡迎。
科學館在楊利偉訪港期間舉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展,更首次通宵開放,讓更多市民可以一睹「神舟五號」返回艙的原貌。這個展覽結果吸引了超過十萬人次到場。楊利偉來港之行只花費一千三百萬元,扣除機構贊助後,港府只需補貼四百萬,已達到與民同樂的目標。
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區議會選舉,為香港政治寫上歷史新章,有破紀錄超過一百零六萬名選民投票,投票率創新高達四成四。民主派陣營共有一百六十人成功取得議席,其中最受注目的是立法會議員何秀蘭空降觀龍選區,竟然打敗了在該區從事地區工作長達十二年之久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
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更因該黨在區選中大敗而辭去主席一職。
民主派在區選後並未鬆懈,普選特首及普選立法會的呼聲日高。醞釀中的政制檢討隨時成為政治大風暴,民主派並摩拳擦掌準備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再下一城。明年九月,兩大陣營難免一場硬仗,最終結果如何,有待選民用行動寫上答案。
七月十日清晨六時許,一架265M線九巴雙層巴士,在屯門公路上懷疑被一輛突然切線的貨櫃車拖架撞向尾部,巴士衝過防撞欄直插三十五米下的汀九山村。山頭上頓時死傷枕藉,死傷者都滿身鮮血;連同肇事司機在內,慘劇共奪走二十一條生命,另二十人受傷。有村民在協助救人時,禁不住慨歎現場「似空難多過車禍」。
港府在慘劇後委託獨立專家小組調查意外。小組在本月五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屯門公路是「問題公路之最」,有七個問題路段,其中三個因彎位太急及太斜,不合乎現時標準。路政署明年將展開改善工程。
網羅多名國際球星、又有「萬人迷」碧咸加盟的西班牙足球勁旅皇家馬德里,八月八日大軍壓境與港隊作賽,愛看足球、愛看碧咸的男女球迷迫爆大球場,逾三百萬人收看電視直播,皇馬旋風籠罩全城。不過,最令人意外是香港隊面對皇馬勁旅,竟然有出色表現,只以二比四敗陣,堪稱雖敗猶榮。
足球員的表現叫人喝采,但政府包底下卻容許足球總會扣起三成門票益自己人,令頂着暑熱排隊數天買飛的市民怨聲載道,甚至惹來廉政公署介入調查,令一場盛事蒙上污點。
跨越十月和十一月,在添馬艦舉行的維港巨星匯,星光熠熠,但因眾多醜聞而被謔稱「爛騷」。港府慷納稅人之慨支付一億元為主辦機構美國商會包底,就更加令市民「肉痛」。巨星匯是沙士後重振經濟的重頭戲之一,但美國商會從中獲得的利益、滾石樂隊酬金問題、滾石唔唱又唱、本地歌手退出、其中一場門票要免費派發、匯演首數場安排欠妥當,入場市民大呼不值……令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和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成眾矢之的。港府為平息眾怒,使出「獨立調查小組」一招,只有兩人的小組在十二月成立,明年三月底前向特首交報告。
被視為警隊明日之星的高級警司冼錦華,因三度免費接受嫖妓服務,身為公職人員行為不當罪成,在十二月被區域法院法官重判入獄三年。冼錦華是本港歷來被定罪的最高級華人警官,在停職前屢破大案、功績彪炳。他被定罪不但告示一段階下囚生涯的開端,亦同時喪失高達五百萬港元的長俸。至於向洗錦華免費提供嫖妓服務的夜總會女東主林春葉,同樣被定罪及判入獄三年。
廉署去年五月向傳媒披露拘捕冼錦華,曾觸發警廉衝突,警隊前一哥曾蔭培及前廉政專員黎年出席立法會解釋時表現針鋒相對,事件需特首介入調停。
平等機會委員會累積多年的公信力,今年幾被破壞殆盡。風波始於退休法官王見秋八月被委任作平機會主席起,王甫上任即解僱候任行動科總監余仲賢,其間又自爆曾接受富商送贈機票,令輿論關注退休法官申報利益及操守問題;而事件引出他女兒王穎妤與富商劉鑾雄的緋聞,更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輿論紛紛質疑炒余決定,王見秋與平機會委員鄔維庸、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及行政會議成員廖長城私下夜會後,在辭職時稱被人離棄。港府其後委任社會福利署前副署長朱楊柏瑜接任。
市民保護維港的意識在年中高漲。民間團體保護海港協會入稟高等法院,先後就灣仔第二期填海計劃及中環第三期填海工程尋求司法覆核。高院於七月時裁定灣仔填海計劃違反《保護海港條例》,城規會決定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與此同時,保護海港協會申請法庭暫緩令,暫緩中環填海工程,但告失敗。
保護海港協會的行動喚起全港市民保護維港的意識。五百名市民在九月參加反對填海集會,一同揮舞藍絲帶要保護維港現狀。正當港府與協會就填海一事對峙期間,當時協會主席徐嘉慎突接到匿名恐嚇信,因此宣布辭去主席,由副主席陸恭蕙接任。
香港和內地經過十八個月的磋商後,在六月二十九日正式落實兩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並由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代表特區政府簽署。這項安排被視為中央挺董、向港人送贈的一項大禮,也是挽救本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一大關鍵措施。據安排,二百七十三種香港產品,包括化妝品、鐘表、珠寶及紡織產品等,在明年一月一日起可以用「零關稅」進入內地,估計港商可以因此每年節省七億五千萬元關稅開支;另外也有十七個服務行業,在新安排下獲提早撤銷進入內地經營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