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聞人物輩出,市民一看到他們的名字,腦海裏總會出現陣陣回憶。這裏有反口覆舌的虛偽、有死不認錯的強悍、有處處護短的無能、有鄙視民意的醜陋、也有表現溫婉的堅持;更少不了狂賊落網。他們為市民帶來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大家在回顧他們的點滴片段,總可以在每個人物身上學到一些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東西。
沙士蹂躪香港,當中有很多哭聲,很多淚影。燈火闌珊處,香港人卻看到曙光與微笑,因為這裏有一群不怕死的醫護人員。在一個都不能少的時候,走在炎戰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一個又一個倒下。他們奮不顧身與炎魔抗戰,救了別人,捨了自己。屯門醫院男護士劉永佳、屯門醫院女醫生謝婉雯、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鄧香美、劉錦蓉、威爾斯親王醫院健康服務助理王庚娣、大埔醫院女醫生鄭夏恩、私家醫生劉大鈞、張錫憲……還有更多無數默默耕耘的前線醫護人員,他們寫下人性光輝的一頁,叫人難忘,叫人自豪。
身為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在年初與一批法律界人士組成「23條關注組」,主力向普羅市民講解港府在《基本法》23條立法當中,有關違反法治之處。關注組更加印備深入淺出的小冊子,令小市民較易掌握艱深的法律條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關注組多個月的努力,令社會醞釀出一股質疑23條立法的氣氛,而關注組和港府的針鋒相對過程中,也令小市民對法治有更多的認識。
在民憤成功令港府撤回23條之後,余若薇在政壇中得了個「民主女神」的外號;另外,在香港大學的一項民意調查當中,她也獲選為最受歡迎的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議員兼自由黨主席的田北俊,在七月六日之前躋身行政會議,與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在行政會議的角色,本來是特首董建華用來達到其「執政聯盟」的目的。不過,田北俊在7.1大遊行五天之後,向董建華倒戈相向,公開宣布辭去行政會議的職位,迫使董建華政府面對立法會的票數不足,而被迫押後23條草案在立法會恢復二讀。
田北俊的毅然辭職,令董建華在23條的立法工作上陣腳大亂,也直接破壞了董建華一手營造在行政會議內的執政聯盟。另一方面,此舉也改變了自由黨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區議會選舉中,自由黨的當選率超過五成,成績斐然。
在保皇及爭取選票兩個壁壘分明的立場上搖擺不定,曾鈺成今年在政壇上所上演的一幕幕的「變臉」真人騷,令人目不暇給。在七月50萬人大遊行後,他先說7.1遊行的市民是被誤導,其後就此話向全港市民道歉;當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辭去行政會議一職之後,他又說自己不排除請辭行會職務的可能性,但後來又指自己沒有計劃離開;至於是否應該撤換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的23條立法工作,他的立場也一時一樣。
到了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受到九二年創黨以來最重大的挫敗。身為黨魁的曾鈺成,隨即辭去這份他已出任了十一年的主席一職,為失敗負上責任。他事後承認,外界對他「變臉」的觀感,對民建聯構成傷害。
今年曾有政治評論員指行政長官董建華已出現「眾叛親離」的局面。他的管治班子出現最大的動盪:在問責制下兩名問責官員葉劉淑儀、梁錦松丟官,行政會議又首次有委員辭職。至於一手促成逾五十萬市民在7.1上街的「幕後黑手」,也肯定非董建華莫屬,因為遊行都是衝着對他的施政的各項不滿而來。董建華又力保下屬,他曾公開讚揚梁錦松在偷步買車事件被揭發後,考慮辭職是有「高尚情操」的表現,所以一度拒絕接納梁錦松的辭職要求。而這番言論則令到市民質疑他的價值觀和判斷力。另一方面,北京領導人也看到董建華的管治威信持續下跌,公開挺董的言論也減少出現。
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相信是今年最惹火的人物。她在任時,強硬推銷《基本法》23條立法,除了叫市民「放長雙眼」之外,更公然指部份參加7.1大遊行的市民,只當遊行是假日活動。
葉劉淑儀的言行成為促使五十萬人上街的一個重要因素,結果事態峯迴路轉,在強烈的民憤下,她在七月十六日與梁錦松同日宣布辭職。
不過,葉劉淑儀的強悍卻在左派陣營中大獲好評,更有評論指她的「護法」行動,令她有望成為未來特首的候選人選。在她辭職後,左派陣營為她高調舉行多個大型歡送會,她其後偕同女兒一同飛往美國讀書。赴美後她曾向記者說,目前生活很開心,相信短期內也不會回港。
三月十四日沙士在本港爆發,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多次強調,「無迹象顯示沙士在社區爆發」,事後被指有隱瞞疫情之嫌。接着是持續一百多天的沙士疫情,總共奪去二百九十九人的生命。被指失職的楊永強,卻一直堅持不道歉。袒護下屬的行政長官董建華,更一度安排楊永強做調查沙士的專家委員會主席,楊永強因而再被批評「自己人查自己人」。
在強烈反對聲下,楊永強被撤委員會主席一職,委員會直接向董建華提交報告。到十月初,這個「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專家委員會完成報告,認為楊永強以後要用詞謹慎。楊永強即日公開向港人道歉,又聲稱曾考慮過辭職,但最後打消念頭。不過,這個姍姍來遲的道歉,卻無法平復各界的氣憤。
涉嫌與本港二十年來十六宗持械及開槍傷人嚴重案件有關,被警方列為頭號通緝犯被捕的季炳雄,懷疑潛逃加拿大匿藏兩年,十二月初持偽造他人護照偕家人返港,聯絡在港拍檔藏身油麻地一單位,行蹤敗露,遭警方嚴密監視,至月中被發現利用手提箱偷運大批槍彈收藏單位內,疑準備再進行一宗「大買賣」犯罪活動,負責此案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人員經精心策劃部署,在平安夜凌晨聯同飛虎隊及刑事情報科行動組人員,強攻季所住文景樓單位,在不發一槍一彈下成功拘捕季及其同黨,撿獲三十年來最大批槍彈,包括一支AK47半自動步槍、兩支雷明登散彈槍、一支點四五口徑手槍,六支「五四式」黑星手槍,七枚手榴彈及八百多發子彈,兩人已被控有關罪名面對審訊。
「喺最後關頭,我突然發覺,我並未得到應有嘅支持」,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主席王見秋在十一月份,宣布辭職,並在辭職聲明中暗有所指地說自己是「最後被離棄」。不過,一場為期不足一個月的平機會風波,卻是由他引發的。先是在十月份傳媒踢爆他享有雙重福利、其後他解僱候任行動科總監余仲賢就引起不合理解僱的指摘、然後他承認接受過富商劉鑾雄送贈的機票。他的個人聲望日益低落時,個別傳媒披露另一前主席胡紅玉「六宗罪」的文章。
雖然王見秋最後選擇辭職,但平機會多年來在公眾心目中建立的公信力,已在不足一個月之內,被事件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