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別了,舞台上的勇者梅艷芳 - 盧峯

蘋論:別了,舞台上的勇者梅艷芳 - 盧峯

梅艷芳走了!
這一回她不單是從表演舞台上退下來,更是從人生的舞台上退了下來。那些有幸在上月聽過她演唱會的歌迷可得好好保存這份記憶,因為大家再沒有機會聽着梅艷芳在你的耳邊低吟《似水流年》了,因為那次演唱會已是她的「絕唱」;往後大家只能在唱片中聽她如泣似訴的唱着《心債》等名曲。

從沒自怨自艾
對於演藝人來說,四十歲本該是才藝最成熟、表演最得心應手的時候,本該是帶給樂迷影迷最精采演出的時候;偏偏癌魔卻在這個時候奪去梅艷芳小姐的生命、奪去她在舞台上繼續發光發亮的機會。這怎不讓人難過、怎不讓人更懷念梅艷芳小姐在舞台上的風采呢?
當然,梅小姐讓人懷念的不僅是她出色的歌藝、不僅是她精湛的演技、不僅是她在舞台上的光芒,她的拼搏奮鬥精神、她的專業敬業態度同樣令人欣賞及懷念。就像很多在五、六十年代成長的市民一樣,梅小姐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年紀很小便需要參與演出協助維持生計,甚至失去正常的受教育機會;可她並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更沒有自暴自棄,反而藉着不斷的演出改善歌唱技巧、改善舞台技巧。到一九八二年當她參與歌唱比賽時,她的歌藝、台風已成熟的跟職業歌手無異,結果她成功奪得冠軍並從此踏上巨星之路。像這樣努力耕耘、默默拼搏的精神,怎不讓人尊敬呢?

從容面對癌魔
更難得的是,她並沒有因為一次的成功、一時的成功而自滿,而是不斷努力擴闊歌路、改變形象、提升舞台技巧,讓更多人能欣賞她的歌曲、欣賞她的歌藝。可以說,她的成就都是一點一滴努力得來的,不是靠唱片公司鋪天蓋地宣傳而來的;她的歌迷都是靠一首一首好歌累積起來的,不是靠唱片公司組織或甚至買來的。只可惜當她正要再度變身、再創藝術高峯之際,癌魔卻奪去了梅小姐的生命,這怎不讓人惋惜及難過呢?
除了她的歌聲、除了她的舞技、除了她的百變形象外,大家當然還記得梅艷芳小姐在八九年「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中的慷慨激昂、大家當然還記得梅小姐在SARS疫潮後為SARS孤雛籌款時的善心仁愛、大家當然還記得梅小姐在承認患上癌症時的從容自信。她的從容自信雖然沒有讓她打敗癌魔,卻讓她能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過得很充實、卻讓她能在鍾愛的舞台上跟歌迷及朋友告別、卻讓她能以最亮麗的形象跟歌迷及朋友告別;對梅小姐這位傑出的表演者來說,這樣的告別總算是種安慰。而對她的歌迷及朋友來說,便只有從她的唱片、影片中追憶她的「似水流年」、追憶她的舞台風華了!
(圖)梅艷芳在沙士後曾為孤雛舉辦「1:99音樂會」籌款,勞心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