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回顧

  沙士回顧

劉國光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
「我哋冇戰勝沙士,只係佢自己走咗。」劉國光認為醫學界對沙士病毒尚未全面了解,故不能掉以輕心,「我希望政府高層同一般市民都要認清呢一點。」
劉國光在沙士期間「半自願」暫住醫管局提供的「隔離」宿舍,與外間隔絕的感受至今難忘,他說目前最擔心是資源被削,「希望醫管局唔好再削資源,否則前線人員壓力愈來愈大。」

江靜華
淘大花園E座居民
住在疫症重災區的教師江靜華,不幸感染沙士病毒,在聯合醫院留醫十九日,雖然無辜成為世紀疫症的受害者,但她說經歷沒有帶來壓力或陰影,「只要正面去睇,其實有乜病都冇問題,因為有醫生幫我,我有信心好快康復。」個性樂觀積極的她認為,康復是重拾新生的開始,「每朝可以睜開眼都好開心,覺得自己又賺咗一日。」她說社會上有人對曾患沙士者帶有歧視,只是無知的表現。

BernardChung
sosick.org網站負責人
資訊科技令人民力量得以在網絡上無限延伸,疫潮期間幾名熱心人自發收集「疫廈」名單在網上發布,最終迫使政府跟隨,由衞生署發表官方資料,sosick.org這網站人氣急升,負責人之一Bernard稱沙士令他對香港人改觀,「想像唔到香港人原來有咁大團結精神。」他強調令政府公布疫廈名單只是無心插柳的成果,「最大收穫係透過網站識到好多新朋友,重有教授當做學術研究,覺得好意外。」

甄永樂
香港生態旅遊學會總幹事
「沙士時發生嘅事唔係常態,香港人始終以城市為生活中心。」甄永樂指出,本年四至六月沙士高峯期,本地生態旅行團最蓬勃,「連大旅行社康泰都搞,不過𠵱家已經打回原形,聖誕節嘅團都唔滿。」
疫潮期間市面蕭條,市民湧到郊外體驗大自然生活,甄永樂認為一場疫症未能改變香港人生活模式,「就算風景幾靚,如果交通唔方便,香港人都冇興趣去。」

甄永樂

BernardChung

江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