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內多種資源礦產類產品價格持續上升及內部需求表現強勁的影響,近日國內傳出不少消息,均是針對經濟過熱而有可能作出調控的政策。
其實,除了昨日提及過未來將會限制多個行業如鋼鐵、建築及基建等過度投資及重複建設等政策外,明年甚至有機會透過調節人民幣滙價來冷卻經濟增長及通脹壓力。由於現時國內經濟仍持續高速增長、通脹壓力加強及信貸增長十分快,故有關當局實際上需要利用彈性滙率來作出調控。
雖然國內經濟增長於04年的幅度預期為8%,較今年預期的8.6%為低,但仍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為了維持1美元兌8.3人民幣的滙價,國內有關當局需要持續購入美元、沽出人民幣,這樣將會令到貨幣供應持續維持在高水平。
事實上,中國今年的貨幣供應增長幅度已超過20%,今年首11個月的M2貨幣供應增長已明顯超過人民銀行的18%目標水平。隨着貨幣供應的增加,通脹壓力亦會因此而上升,較早時國家統計局已公布11月份通脹率增加至3%,為6年半來最高的增長幅度。通脹率如持續上升,將會進一步增加中國於04年調節滙率的機會。
另一個因素令到國內有機會調整滙率便是貿差問題,美國對華貿赤於上年已達到1030億元的歷史高水平,今年料會進一步上升,相信較94年中國實施人民幣與美元掛鈎時高出4倍。為了紓緩國際貿易的壓力,中國有可能在04年下半年容許擴闊人民幣滙價的波幅,料由現時的0.3%上調至2.5%水平。事實上,現時12個月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的折讓已達4000點子以上。
由於人民幣滙價升值將會導致國內失業情況進一步惡化,故除了擴闊波幅外,中國亦有機會實施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辦法。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