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驕陽下小市民赤手空拳灑開大步,人潮從四面八方滙集,迫爆維園迫爆銅鑼灣。七月一日,五十萬人用最平和的行動趕走了梁錦松、趕走了葉劉淑儀、推翻了23條惡法,香港人告訴了全世界,人民力量聲勢浩大勇不可當。
7.1大遊行震撼人心,到了今天還餘音裊裊。年初,政府一意孤行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推出《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制訂叛國與顛覆等「七宗罪」,衝擊市民人身自由,在人民頭上架上一把刀。包括大律師公會在內的多個專業團體反覆勸諫,依然無法制止政府立法。
公義未能在建制之內得以伸張,公民惟有走上街頭,律師、醫生、藝人、學生……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7.1大遊行,締造了八九年「六四」以來最浩瀚的遊行示威,五十萬人流着汗寫下輝煌歷史。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盧兆興說:「政府完全脫離民眾,所以低估人民力量,以為香港人政治冷感,其實香港市民已經愈來愈成熟,7.1大遊行正好反映董建華智囊嘅錯誤。」
遊行大軍日以繼夜,由白天三時出發,晚上九時才走完。港島大街上數十萬人空巷的壯闊情景,透過電視畫面傳遍世界,引起國際關注,驚動北京領導層。可是董建華冥頑不靈,七月五日宣布如期立法,只願意刪改其中三段條文。民意不可欺,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於七月六日深夜宣布辭去行政會議席位,董班子漏夜開會應變,於七月七日發表聲明,押後草案,成了香港的「7.7事變」。
7.1的半個月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一同請辭,董建華民望難挽,加上區議會選舉逼近,難以指望保皇黨在23條問題上再硬撐政府,董建華無奈地在九月份宣布撤回23條草案。自稱留下來需要更大勇氣的董建華,其後一再向北京伸手求援,中央政府推出多項經濟政策,給香港送上CEPA、自由行等大禮,穩定民心。
「7.1係一個好開心嘅回憶,能夠迫使政府做啲嘢,大家都冇咁激氣。」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香港人根本並非政治冷感,好多人都關心時事,只不過市民覺得冇能力改變政府,但係7.1改變咗呢個觀念,香港人意識到人民嘅力量,十一月區議會選舉顯示,市民比以往更積極參與政治,7.1對香港嘅政治生態產生好深遠影響。」
大遊行的經歷漸漸演化成一種不可磨滅的精神,在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上,市民用選票把保皇黨的堡壘拆毀。「7.1精神,就係對自己珍惜嘅價值挺身而出,捍衞到底。五十萬人遊行,好澎湃有力,但係竟然可以咁有秩序,所有香港人都引以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