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至十月是海龜繁殖季節,漁農自然護理署發現,今年有三隻綠海龜到南丫島深灣產卵,共產下九百多隻蛋。漁護署為其中一隻海龜安裝衞星傳訊器,以追蹤其行徑,發現原來部份到深灣產卵的綠海龜來自海南島附近的近岸海域。
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表示,三隻海龜共產下的九窩蛋,全部在深灣沙灘自然孵化,孵化期需時約兩個月,孵化率約為百分之四十至六十。其中一隻母龜在留港的兩個多月內,曾七度上岸產卵。漁護署職員六月底發現該隻海龜在深灣產卵,隨即為牠安裝衞星傳訊器。
今次是該署繼去年首次成功利用衞星追蹤綠海龜後,再次採用有關技術監察綠海龜的遷徙路線。該署發現該綠海龜九月初離開深灣,沿着南中國海的近岸海域往西南方向游弋,遷移路程長達九百公里,九月下旬到達海南島和越南之間的一個小島近岸海域。
張家盛呼籲,市民協助保護瀕危的綠海龜,避免在繁殖季節將船隻駛進深灣的內灣,如發現海龜蹤影或有海龜擱淺,請致電1823熱線向漁護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