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發揮了領先指標的作用,5月轉勢回升,香港經濟半年後已確認見底重踏升軌,樓市經歷多年的低潮,亦呈現復甦,對香港人來說,是盼望已久的時刻。
以現時的情況看來,香港明年的經濟頗為樂觀,但筆者以為,香港經濟仍面對政府政策的風險。股市與樓市回升,產生了財富效應,這種財富效應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尤其經濟復甦勢頭良好,就更如是。然而香港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由於歷史因素,經濟與樓市的相關程度很大,若大家回顧過去,經濟多由樓市而非股市帶動便可知一二。
港股作了先驅,令經濟轉強,但明年能否持續,仍視乎樓市的發展。
筆者以往曾指出,要挽救經濟及負資產一族,樓價回升是最有效的方法。樓價過去一段時間錄得一些升幅,已令二手樓市轉活,市場消費活動增加,失業率自然顯著下跌。樓市9月已明顯有轉好勢頭,筆者亦呼籲不要在10月的深化穩定樓市政策中加入太多東西,因為投資者只要對樓價上升有信心,資金自會入市,這3個月來的情況正是如此。
政府要經濟維持增長,改善就業,穩定樓市非常重要,早前控制了兩鐵物業供應的「漏洞」,明顯加強了投資者的信心,恢復賣地會打擊投資者信心,要看政府能否堅拒發展商的壓力。勾地的底價不能偏離市場價格,發展商提出補地價改用途申請,毋須拖延,最重要是補地價格不得低,則新增供應量不但不會打擊樓市,反而有「麵粉價格支持麫包價格」的效應,樓市可持續向上,帶動經濟向好。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