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十一月份區議會選舉時有超過一百萬市民表達了嚮往民主的心願,雖然不斷有市民要求特區政府加快民主化步伐、踏出政制改革的第一步;但是特首董建華先生及特區政府對這些訴求不單充耳不聞、不單毫無回應,反而甘於與民為敵、反而甘於開民主的倒車;在上周末悍然公布委任一百零二名區議員,藉以扭轉選民在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時的意向。像這種刻意跟市民對立、刻意跟德先生(democracy)對立的做法,實在使人非常失望及遺憾。
正如我們一再強調,今次區議會選舉選出的區議員來自社會各階層、來自不同專業,並不是只集中在某個階層或某種政治背景。換言之,透過選舉產生的區議會已能代表社會上不同意見、不同聲音,根本不需要政府引入甚麼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搞甚麼平衡。
可現在特區政府不僅以加入不同意見為藉口繼續委任區議員,並且用盡所有委任名額而不是象徵式的只委任少數人。這樣做除了反映特首及特區政府對過時的委任制戀戀不捨外,更顯示特首要以一人之力粗暴的扭曲百萬市民的意願。我們對這樣的想法及做法是絕對不能認同及接受的。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先生說,根據法例,區議會是有委任議員的,所以政府決定委任區議員是正常的做法。我們認為這樣的解釋除了騙騙自己外,根本誰也騙不了。是的,有關法例的確賦予特首權力委任區議員,但是委任與否、是否運用有關權力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只要特首願意聽取民意、順乎民情,他大可選擇不運用有關權力或只是象徵式委任一人進區議會。
然而特首董建華先生並沒有這樣做。相反,他用盡委任的名額、相反他委任不少在區選中得不到市民支持的政黨的黨員出任區議員。像這樣的做法,怎能不讓人憤怒及失望呢?
也許特首及特區政府以為,本地經濟近期明顯改善,將可沖淡市民的怨氣、將可令市民忘記不能當家作主之痛,甚至可以容忍特區政府開民主倒車。然而這樣的想法及估計是錯誤的、也是危險的。經過六年多的無能管治、六年多無數的政治危機,市民已深深明白,不實行全面民主根本改善不了政府的公信力、根本改善不了議而不決的惡習、根本改善不了無人問責的狀況。可現在特區政府不單不朝政制民主化邁步,反而公然與民為敵、與民主為敵,利用委任制扭曲市民意願。像這樣的做法市民怎會坐視不理、怎會輕輕放過呢?市民怎會不用清楚而堅定的聲音向政府的做法、向委任制說「不」呢?
(圖)特首董建華在上周公布委任一百零二名區議員,扭曲選民於上月區選的意向。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