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法新社電】歐元兌美元今年來升值約五分一,主因是華盛頓政府擺出姿態,有意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以振興美國經濟,令美元兌多種主要貨幣滙價在過去一年幾乎全面下跌。經濟分析員預測歐元明年將進一步漲升,年中可見1.3美元。
英國HBOS銀行的分析員皮爾遜表示,歐元在2004年仍有上升空間,他認為歐元兌美元升勢已接近最後階段,但仍可進一步攀升10%至15%。他預測歐元到明年中旬將升見1.3美元,然後見頂回落,到年底回軟至1.15美元。
歐元目前處於1.24美元水平,是1999年元月面世以來最高,自今年11月中以來,歐元幾乎每日創歷史新高。與2000年10月份錄得的82美仙歷史低位比較,歐元迄今已輾轉回升超過50%。
近幾周以來,外滙交易商幾乎完全無視反映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的數據,反而因為美國經常帳和預算赤字惡化,以及利率持續偏低而不斷「懲罰」美元。
今年上半年大部份時間支配外滙市場的,主要是美國與伊拉克衝突的消息,基本經濟因素反而靠邊站。
DresdnerKleinwortWasserstein的分析員薩爾瑪說,伊拉克戰爭是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的主題,投資者當時的心思均放在估計戰爭結果以及如何避險之上,而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大市再次受經濟數據主導,例如美國股滙在戰後曾因投資者憧憬美國經濟強勁反彈而上升。
在巴格達陷落後的3個月左右,美元曾如釋重負地上升過一陣,歐元在9月初一度由5月底的1.1938美元高峯回落至1.0855美元。但薩爾瑪指出,這只不過是美元整體下降趨勢中的一次反彈。
七大工業國(G7)財長今年9月在杜拜舉行會議後發表聲明,呼籲各國採納更具彈性的滙率制度,對當時已漸露弱勢的美元作進一重擊。
雖然美國政府嘴巴上仍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但G7聲明反映華府已為弱勢美元開綠燈,藉以在明年總統大選前製造更多就業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