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儀
在普世歡騰的日子,天水圍發生了單親母親與新任男友爭執,再在與前夫所生小女兒面前跳樓的慘劇。同日,社署發表數字,虐待配偶個案有持續上升趨勢,今年頭九個月便有2,564宗,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當中精神虐待由去年55宗,大幅增加四倍至255宗。
有評論指,這位媽媽輕生,乃因她兩次遇人不淑。如此論點,把責任個人化,是忽視了社會資源長期不足的事實。事件與數字告訴我們,單親婦女急須社會支援,除了經濟與物質援助,也需要情緒疏導。虐待配偶數字飆升,也是一種警號,預料未來離婚數字會相應增加,單親家庭數目會愈來愈多。
可是,社署決定明年三月全面停止資助全港五間單親中心,估計每年節省八百五十萬,社署並決定把單親服務納入家庭綜合服務。
問題是,以人手比例和服務性質來看,單親中心與家庭綜合服務不能混為一談。單親中心以4個社工對1,400個家庭,集中處理單親人士的獨特需要,包括從家庭暴力中復元、貧窮、房屋、子女成長、情緒支援等等,更為單親家長建立強大的關係網,提倡同路人互相扶持。而家庭綜合服務則以12個社工對10萬人,處理家庭中各式各樣的問題。把單親服務納入,不但令家庭綜合服務隊伍吃不消,不符合成本效益之餘,更未能為單親家庭提供專門度身訂做的服務,而減低求助動力,醞釀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舉例,一位單親母親曾經試過帶同兒子去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可是在中心內卻經常被其他家長問及為何丈夫不一起前來。有色眼鏡令她和兒子感到尷尬和不開心。後來她在單親中心認識了相類背景的家庭,才覺得處境得到體諒。
陳日君在聖誕文告中,呼籲社會關懷弱勢社群,我認為單親中心事件正是例子。事件中,弱勢社群自強不息,組成「單親中心前景關注組」。元旦遊行即將舉行,關注弱勢的香港市民,不同的弱勢群體,尤其是被政府漠視的五萬八千個單親家庭,應該上街,在最後關頭力爭單親中心不應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