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焦點當然是紫金礦業(2899)及中國人壽(2628)這兩隻新股,兩股招股時鋪天蓋地的氣勢及700多倍的超額認購,加上首日掛牌已錄得極可觀升幅,令到投資者對新股如癡如醉。其實投資股票,除了企業未來盈利能力是決定股票每股價值之主要因素外,在特定情況下,一些所謂的消息,便會由投資者根據個人評價來決定股份的「真正」價值,在這個機制下,決定股份價格的又會是一些財雄勢大的機構投資者,散戶只能在這個金錢遊戲中扮演較被動的角色。
不過,筆者並不認為散戶不能夠跟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一樣,利用市場消息來搭一程順風車。散戶要能坐穩這班順風車,便需要訓練自已對每件事的觸覺,當出現與上市公司有關的重要消息時,要第一時間認定該消息的重要性及影響有多大。雖然散戶未必可以如機構投資者一般,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去計算受影響股份的應有價值,但如果投資者可以捕捉到股價之方向,亦可從中獲取利潤。
一般來說,影響股份的消息大概可以分為幾類:包括與企業業務表現、被證券行調整投資評級、收購合併等企業活動,以及被加入成為指數之成份股等,其中又以被列入為主要指數成份股對股份價格之影響最為正面及深遠。例如剛在月中上市的中國人壽,由於其市值及對市場的影響力均非常之大,上市後不久即被編入大摩旗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之內,MSCI指數之成份股遠較恒生指數為多,指數內所佔的重磅成份股也不少,理論上對國壽股價的影響有限,不過筆者認為,成為指數成份股對國壽的影響力會很大,原因是除了看好國壽股價的投資者會繼續追捧外,在國壽加入MSCI指數前,只要是有按照MSCI指數成份股的指數基金,都需要在更早前按指數比重買入國壽之股份,因此,所造成的購買動力絕對不可忽視。
彭偉新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