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並非地大物博的先進國家才有潛力發展,據地球之友發表的「風力能」研究結果顯示,本港蒲台島及南丫島皆有風力發展資源,兩島的風速已經媲美甚至超越世界各地,比德國的主要風力場還要大風,今日就走遍兩島,親身體驗風力有幾勁!
記者:陳震霖
攝影:陳盛臣
模特兒:Erica、Joyce(Sunspot),Vicki、Yoee(Space2)
蒲台島現時只有9戶人長住,島上有2部發電機,平日只運作1部,除住戶家用外,還負責供應街燈、公廁及碼頭照明。發電機由民政事務總處管理及維修,但發電燃油費用,包括公共設施,則由居民攤分,故居民認為有欠公平,大力支持島上發展風力發電。
雖然風力發電設施成本昂貴,但好處是天然風力不用燃料,可減少空氣中懸浮粒子與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正式展開「食風」之旅,碼頭折向左到天后廟對開空地,請大家看看圖片,寫上「天后娘娘」四字的旗幟何只隨風飄揚,直情吹到「行一行」,不過位置始終在山腳,風大未算最大。
風力指數:★★
上山,花1小時登長石排,位處山腰,Erica與Joyce「食風」有感:「風力比山腳大好多。」山高自然風勁,奈何三面環山,擋住風勢,山風不夠順暢,時有時無。
風力指數:★★★
又1小時,到山頂觀日亭,唔,叫得觀日亭,附近有山又豈能觀日呢?當然無遮無掩最「食風」,這點Erica最清楚:「塊面被風吹到有啲痛呀!」又請看看圖片,Joyce手上的絨頸巾被風勁吹,一放手肯定拾不回,在這裏建風力發電站就最合適喇。
風力指數:★★★★★
落山向南角嘴進發,沿途風未停過,「126」號燈塔這為船隻而設的照明燈,所在一樣好風,坐在梯級小休的Erica與Joyce喝口水,說:「呢個位都幾大風,我未出過汗咁滯。」
風力指數:★★★
先給大家一點地理知識,蒲台島的南角嘴向被人稱為「港境南極」,查實真正的「港境南極」是大嶼山索罟群島的頭顱洲,計緯度,比南角嘴還要多出45度。南角嘴所在比觀日亭低,但近海,對出再無陸地,完全無遮無掩,故風勢與山頂一樣勁。
風力指數:★★★★★
行程4小時,人累就自然餓,不妨歎碟乾燒伊麵($40)或乾炒牛米($40),前者伊麵夠煙韌彈口,磨菇清甜;後者牛肉味香濃,炒米粉夠鑊氣,無得頂。
店名:明記海鮮酒家(28497038)
地址:蒲台島新碼頭旁邊
身處蒲台島,除做「人肉風力測試機」外,別錯過欣賞沿途的奇岩怪石,建議由長石排一面上山,過觀日亭後落山,「天梯」總計900多級,落比上好得多。
南丫島風力雖然略遜蒲台島,不過仍具足夠條件作風力發電,南丫島興建風力發電廠有另一優點,生產的電力可直接駁入香港固有電網,將電力帶到香港其他地方。數南丫島較高的地方分別有山池塘與菱角山,今次Vicki與Yoee決定上菱角山「食風」。
索罟灣碼頭出發,經模達新村上菱角山,石屎小徑有扶手,易行,從菱角山向下望,索罟灣和石排灣景色盡收眼底,魚排整齊排列在深陷海灣內,較眺可及青馬大橋,如斯美景,累一點也值得。
2小時可到達菱角山山腰,位置所在風勢雖比山腳強,但未算急勁,中午時分,陣陣山風拂面,感覺涼浸浸,在此納涼不俗,舒服得Vicki與Yoee也不自覺伸伸懶腰,再行上路。
風力指數:★★★
要感受菱角山最強風力,一定要上山頂涼亭喇,山腰到山頂需1小時,唔!山頂果真不同,無山阻擋風勢,大風耳邊呼呼聲響,坐涼亭休息,Vicki與Yoee說:「少少凍,先前流嘅汗話咁快乾晒!」
風力指數:★★★★
逢周末假日,「建興阿婆」總擠滿慕名而來的遊客,阿婆的自製豆腐花($6),馳名20年,不論冷熱一樣滑不溜口,必吃之選。
店名:建興阿婆
地址:南丫島洪聖爺海灘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