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協會講座(二) - 譚詠康

醫生協會講座(二) - 譚詠康

上次談到張堅庭出席醬生協會講座,說藝人自殺有個別原因。另一方面,阿庭認為在香港,由於電影市場太小,要寫一個有關精神病人的劇本,很難吸引觀眾入場,除非加入某些元素,例如黑色幽默,才有賣點。
他又提到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概念,來增強劇情的感染力。在導演眼中看來,所有精神病人其實都沒有分別,因為他們不是精神科醫生。似乎精神病人只有一種,就是所謂「發癲」。通常拍精神病人就會離不開「發癲」和「暴力」,並因而誘發的問題,例如他們身旁的人會受到困擾和傷害。《癲佬正傳》就是其中表表者。但現在這樣的橋段也未必能吸引足夠觀眾買票,還需要加上一些天馬行空的意念才成。他舉了一個例,但由於我有點「老人癡呆」,記不清楚,只好憑零碎記憶胡亂堆砌,內容大致如下:
話說一個女子妄想自己有一個孿生妹妹,她和她的孿生妹妹都愛上了她的丈夫,因此她要殺死她的丈夫以免陷入複雜的三角關係。她有一種古怪藥水,可以把人縮小,直至死亡,她想把藥水加在浴缸中,將丈夫殺死。在緊急關頭、關鍵時刻,丈夫心生一計,一於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說自己也有一個孿生弟弟,她所愛的其實是他,而不是他云云。由於故事太過懸疑曲折,就此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