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角度看,今年是悲喜交集的一年。悲者是上半年,香港飽受財赤、中東戰事、SARS和民怨沸騰的困擾,市民每天為生計、為前途憂慮。喜者是七一遊行後,中央政府慷慨幫助香港解決經濟困局,緊密經濟政策和自由行把香港的活力和希望喚回來,接着國際財經大氣候好轉,股市漸漸回復生氣。
近3個月,配合了國際對中國經濟樂觀,大量追捧中國企業股票,直接吸引大規模中國企業來港上市。又因近期新上市公司表現非常好,令機構投資者和小股民都笑逐顏開,這是數月前做夢也想不到的局面。
祖國的利好傾斜政策,對香港的經濟有直接幫助,特別是那些服務性行業,例如旅遊、零售、餐飲和酒店等。但股市的壯旺還是靠外國投資者的捧場,因為大部份的上市資金來自國外機構投資者,這可從香港金管局近月頻頻上市沽港元接美元來應付市場需求便可知。來港的資金以買中國企業股(直接參與上市認購或買舊股)為主,反而較少追捧本地藍籌股。
這股投資中國企業熱潮相信在來年還會持續,主要原因有以下數點:
(1)全球游資仍然充盈,個別較小國家或有加息趨勢,但總的來說,那幾個主要經濟大國,如美國、日本和歐盟,都會維持現時息率。在超低息率環境下,利息下調有限,所以總的來說,不利債市而利股市。中國經濟年增長平均達7至8%,優質企業盈利增長一定可觀,所以中企股票自然受投資者垂青。
(2)美國將會持續受「財赤」和「貿赤」拖累,明年適逢大選年,任何解決赤字的苦口良藥都不敢用,惟有印鈔票和發債來應付開支。這兩種方法猶如飲鴆止渴,後患無窮,最先見到的害處是美元貶值。事實上,單是今年兌歐元已貶掉20%,看來美元跌勢未完,也正因為美元有持續貶值的趨勢,可以想像有些投資者將會賣掉美元資產(包括股票),分散一部份投資到經濟增長迅速的中國企業,這是合理選擇,再加上人民幣有升值潛力,投資者有機會雙重獲利,所以資金仍會投向中企股。
(3)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前景的會愈來愈多。由數月前股神畢菲特投資中石油(857)開始,隨後國外機構投資者跟進者大不乏人。上星期中國人壽(2628)上市,竟成為今年全球集資最多公司,這是百年難得的現象,標誌着中國企業開始在國際投資界嶄露頭角。所謂「金錢無國界」,投資者都是逐利而來,相信明年將會不斷有投資中國股票的基金組成,有理由相信明年投資仍是以中企為主。
不過,在一片樂觀氣氛中仍有兩點值得留意,其一是美元過份貶值的危機,這表示世人對這個世界性儲備貨幣失卻信心,可能爭相拋售美元資產(以債券為主),令美國經濟迅速步入衰退,這一定會給全世界股市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其二是本港上市公司利用樂觀氣氛去爭相批股,把市場信心打亂,投資者便會套現離去,把本來節節向上的股市拉下。如沒有上述情況發生,香港股市還是向好的。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