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汽車股今年成為被投資者追捧的股份,加上年底上市的長城汽車(2333),令汽車股的炒作更熾熱。
綜觀兩隻反映內地經濟及消費增長的轎車股華晨中國(1114)及駿威汽車(203),1年內股價升幅達兩倍,升幅超越其產量及銷量,可見投資者已預先熱炒其明年表現。
駿威股價由年初的2.7元,升至上周五的8.1元,升幅兩倍。中銀國際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駿威的合資公司廣州本田,今年1至11月銷量達10.31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84%。而兩種新款的雅閣及飛度,今年推出以來供不應求,定單已排至約1年後,預計明年不可能降價。
華晨則與高檔的寶馬轎車合作,一直成為基金追捧的股份,股價亦由年初的1.44元,升至上周五4.375元,升幅兩倍。近期內地政府落實容許汽車生產商申請汽車金融牌照,寶馬與華晨亦率先研究成立合資汽車融資公司的可能性。
至於,生產輕型貨車慶鈴汽車(1122),表現則不及轎車股,股價由年初的0.9元升至上周五1.58元,升幅僅75.56%。由於這類生產貨車的企業在內地面對的競爭較大,故不能與轎車生產相比。今年10月在港上市的中航科工(2357),業務包括產銷小型汽車,以及12月上市的長城汽車(2333),便是其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