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嶼郊野公園蝴蝶主要品種》
學名:Euploeamidamus
是本港最常見的一種斑蝶,翅底暗褐色,有眾多小白點;當牠合上雙翅停留在葉底時,就發覺牠翅底的顏色正好融入樹葉中。翅面褐黑色,在陽光下前翅翅面會呈現大片閃亮的金屬藍紫色,奪目非常。雄蝶前翅翅面中間位置,有一長條形性標。
學名:Euploeacore
本港常見蝴蝶,顏色和圖案與藍點紫斑蝶近似,只是後翅翅底的白點通常較少,前翅翅面的藍紫色彩也沒有藍點紫斑蝶的光亮奪目。在雄蝶前翅翅面中間位置,同樣有一長條形性標。
資料來源:香港鱗翅目學會會長饒戈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現,自上月開始,南大嶼郊野公園的一處叢林,聚集了成千上萬隻的藍點紫斑蝶和幻紫斑蝶,大群蝴蝶或在林間飛舞、或停在樹葉上棲息。港府和民間團體正對蝴蝶在港過冬的行為進行研究,想揭開牠們身世之謎,找出牠們來自何方、過冬後又會飛往何處?
香港鱗翅目學會會長饒戈表示,屯門小冷水和大嶼山分流,每年都有大群蝴蝶飛到同一處叢林過冬,牠們的行為始終令人不解。南大嶼郊野公園是本港第三個蝴蝶選擇過冬的棲所。
漁護署發言人說,在南大嶼郊野公園聚集的蝴蝶,主要是藍點紫斑蝶和幻紫斑蝶,都屬斑蝶科的常見品種。相信這群蝴蝶主要來自附近林區,也可能由較遠地區飛來集結。該署職員在一個多月前已發現牠們,估計蝶群由三千隻至一萬隻不等。署方一直進行觀察和記錄,並在蝴蝶聚集地點附近,豎立告示牌,呼籲遊人避免進入叢林,以免蝶群受到干擾。
饒戈昨日到南大嶼郊野公園視察後稱,現場保守估計有逾一萬隻蝴蝶,主要是斑蝶。由於香港本土沒有這麼多斑蝶,因此估計部份是來自香港以北地區。他說,在夏天,斑蝶成蟲的壽命一般只有一個月,但到了冬天,斑蝶會延長衰老過程,壽命約有五個月。
他又稱,斑蝶有別於其他昆蟲之處,是牠們可以飛得很遠。例如出現在亞洲的大絹斑蝶,可以由日本飛到相隔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台灣;而一種君主斑蝶,更可以由美國北部飛到墨西哥中部,路程達三千多公里。此外,雖然蝴蝶群集,容易吸引其他覓食的動物,但斑蝶身含劇毒,大群集結也不怕被其他動物吃掉。
饒戈強調,市民如有興趣,不妨前往觀蝶,但千萬不要做出推動樹枝、或捕蝶等騷擾行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