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首個火星登陸器──載着香港製品「岩芯取樣器」的「小獵犬二號」,原定在周四聖誕節降落火星,但逾時仍未發出訊號顯示已安全登陸。歐洲探索火星生命迹象任務是否未開始已挫敗,要看「小獵犬二號」能否在今晨發出訊號報平安。
上周五釋出「小獵犬二號」的歐洲探測器「火星快車」,今年六月由哈薩克升空,經半年飛到火星上空。「小獵犬二號」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迹像的工具之一,是由香港理工大學開發、概念源自牙醫抓鉗工具的「岩芯取樣器」,負責在火星表面探取岩芯樣本。
「小獵犬二號」原定本港時間(下同)周四早上十時五十四分降落火星表面,落在火星赤道北面後,小天線會發出無線電訊號報平安,由美國「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接收,再傳回美國太空總署的地面控制室。
但「奧德賽」在周四下午約一時半掠過「小獵犬二號」登陸點範圍時,沒收到任何訊號。
在歐洲航天局位於德國達姆斯塔特的總部,不少研究員都因與「小獵犬二號」失去聯絡,深感失望。但為首的科學家皮林格未絕望:「這是有點令人失望,但不是世界末日。」
「小獵犬二號」還有一個報平安的機會。英國喬德雷爾岸天文台將於今晨六時至八時用巨型望遠鏡對準火星,再嘗試接收此登陸器發出的訊號。
有研究員稱與「小獵犬二號」的聯絡可能因多種原因而延遲,例如它可能在首次預定發訊號的時間,仍未完成打開或着陸。皮林格憂慮的是,「小獵犬二號」可能在火星表面遇到暴風而被破壞。
「小獵犬二號」生死未卜,但「火星快車」則於周四早上十一時啟動引擎減速,令火星引力成功推它進入軌道。「火星快車」預期運行至少六百八十七天,其間用雷達探測火星表面是否有水或冰的迹像,並收集「小獵犬二號」傳送的資料。
過去四十三年來,人類發射了十一個火星探測器,只有三次登陸成功,包括美國「維京」一號和二號。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