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元朗大樹下天后古廟,經過十八鄉鄉民斥資六百萬元大規模重修竣工,昨日舉行盛大開幕慶典。古廟稍後更會展開第二期工程,擴建庭園及停車場,旨在讓鄉民求神祭祖之餘,也為本港提供一個新的旅遊觀光點。
十八鄉的男女老幼鄉民昨日齊集天后古廟,參與重修竣工的開幕禮。古廟內外,人流眾多,香火鼎盛。花炮會舞獅舞龍,鼓樂喧天,好不熱鬧。大會備有三百席盆菜宴,讓嘉賓鄉民聚首一堂,品嘗九種美味菜餚,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伉儷昨日應邀出席主禮。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梁福元說,歷史悠久的天后古廟原位處於元朗河畔,上通南坑村,下注后海灣,中有高原矗立。廟旁有榕樹蔭庇,大樹之東有蛋家埔,大樹西為蛋家灣。逾三百年前,鄉民在樹下建小廟,祭天后,求平安。
古廟六十五年前曾動工重修,歷年來飽受風雨侵蝕。一九六○年颱風溫黛襲港,廟宇部份更被吹毀。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及公益社倡議重修,從基金自資六百萬元,今年四月動工,歷八個月竣工。廟堂內外,美輪美奐。牆壁注入石屎加固,牆外鋪設意大利青磚,相信一百年內毋須再作大規模修葺。
梁福元說,大樹下天后古廟有別於其他天后廟,是祀廟也是十八鄉民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咸豐年間,有鄉民曾因鴉片戰爭抗英殉難,廟內設有英勇祠。日軍侵華時期,廟堂權充學堂,教授鄉民子弟詩書禮儀。六三年,元朗理民府的鍾逸傑與十八鄉首次發起天后誕會景巡遊,至今已成每年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