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緊張,做了這麼多年,當然希望有成果。」生死未卜的英製火星登陸器「小獵犬二號」,載着港人窮十四年心血研製的「岩芯取樣器」。參與發明這太空鉗的香港理工大學院士伍士銓,昨日一直從網站跟進登陸器情況,不想心血無用武之地。
即使岩芯取樣器隨登陸器「出師未捷身先死」,伍士銓會坦然接受。他說「世上沒有一定得的事」,登陸器的問題不由他們控制,而他們的心血「叫做去過第二個星球,只不過無用過,就在那裏撞爛了」。
本身是牙醫的伍士銓,十四年前想出仿照牙醫抓鉗製造太空鉗,後在理工大學研究小組協助下,融合中式筷子的特性,製成能以磨、鑽、挖、抓動作採取土質樣本的「岩芯取樣器」。不論能否大派用場,伍士銓指太空鉗得到歐洲航天局採用已是「最高榮譽」。他相信歐洲航天局若再有火星登陸計劃,都會繼續採用他們的發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