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誕佳節,難得有幾天假期,出外旅遊散散心,相信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有醫生警告,外遊前如未有做足準備工夫,身處外地時玩得樂極忘形,就可能感染各種疾病或造成身體創傷,如曬傷、扭傷、跌傷,或感染登革熱及霍亂等。醫生提醒市民,出發外遊前要做的準備、外遊時須注意的事項多的是,市民千萬要做足,不可鬆懈! 記者:陳倩雯
不少港人會趁短短幾天假期到東南亞旅遊。家庭醫生關嘉美警告,東南亞地區的天氣炎熱,加上衞生水平較低,因此市民出發旅遊前可考慮接受注射預防甲型肝炎疫苗,避免「病從口入」;在當地也要注意飲食衞生,不要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或切開擺賣的水果,否則可能會感染霍亂、甲型肝炎及腸道傳染病等。
醫學會會長勞永樂提醒市民,多美味的街邊小食也最好避免進食,因為食物或已存放一段時間,可能已受到污染;而當地的水源未必清潔,因此市民對當地的冰塊應避之則吉。
他又稱,市民必須注意避免因接觸動物或經由蚊蟲傳播的疾病。市民應穿着長袖衣物,預防經由蚊子傳播的登革熱或瘧疾。到環境不太清潔的沙灘時,不要赤足,避免寄生蟲經由皮膚進入身體,造成感染;並要避免接觸動物。
到歐美等北方國家旅遊,他呼籲市民考慮注射預防流感疫苗,因為這些國家正值流感高峯期,本港提供的流感疫苗對當地流行的新福建型流感病毒有一定保護作用。
關嘉美指出,到上述國家旅遊時,最重要是添衣,包括穿着保暖衣物,加添頸巾、冷帽及手套等,否則容易凍傷,甚至患上低溫症而凍死。飲酒後更需特別注意,因為血管在酒後擴張,令身體失溫。
滑雪人士則要做足防曬措施,包括戴上太陽眼鏡並以衣服包裹全身,因為雪地反射紫外光,嚴重可導致燒傷,故建議市民每小時補塗防曬用品。她指出,曾有病人在滑雪後跌碎了膝蓋,所以呼籲滑雪及進行劇烈運動的市民,必須依照教練的指導,切勿「自把自為」。
她又稱,患有心臟病人士絕對不可以乘坐機動遊戲,容易暈的人亦要盡量避免,「易暈、耳水不平衡就最好唔好玩,有個病人玩完,暈足一個月呀!」
關嘉美及勞永樂又特別提醒旅行者,切勿隨便與陌生人進行性行為,否則容易感染愛滋病,抱憾終生。
關嘉美更強調,長期服藥人士應帶備足夠的藥物出外,並「帶多少少」,否則在外地可能因藥物名字不一而未能配藥;出發前亦要請醫生以書面證明所患的疾病,並在過關時申報。毋須長期服藥者則要帶備「平安藥」,如紓緩腹瀉、傷風、感冒、頭暈及發燒的藥物;返港後不適應即求醫。
乘坐飛機往外地的長者、肥胖人士及正服用避孕藥的女士,就要注意飛機綜合症,即腳部血液因未能回流,導致可致命的肺動脈栓塞,她建議市民乘坐長途機時,不時原地踏步,讓腳部有所活動。乘坐長途機後因時差問題而未能正常入睡的人,不應濫用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