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通縮連續第四個月獲改善。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十一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二點四,與十月份的按年跌幅百分之二點七相比明顯收窄。有銀行業人士及經濟學者估計,若外圍經濟及市民的消費信心持續改善,明年底本港可望走出通縮困局。
今次是自五月份以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跌幅最小的一個月。在各類消費項目中,仍然以住屋指數錄得最大的按年跌幅,達百分之五點六,其餘依次為耐用物品、雜項服務、食品、外出用膳和煙酒。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近月本地消費開支回升及旅遊業好轉,令部份商店減少折扣優惠,而美元轉弱導致進口價格上升也是令通縮改善的原因之一。
銀行公會主席柯清輝昨日在一公開場合表示,預期本港通縮到明年第三季會有明顯改善,到明年底則可全面扭轉通縮局面。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指,內地開放個人遊以及更緊密經貿關係的簽訂,令港人消費信心大增,若外圍經濟持續好轉,又沒有其他負面因素影響,通縮可在明年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