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很多人都知道長期使用電腦會造成頸肩膊痛,但若是調好螢幕、換了座椅,仍無法改善出現痛楚情況,則可能是坐姿出了問題或過份使用「無情力」。一項調查發現,長期頸肩痛患者使用電腦時,頭部較一般人向前傾,控制按鍵力度的能力較差。有康復治療師警告,若患者不改善習慣,即使勤做按摩、SPA(水療)也無補於事。 記者:張嘉雯
香港理工大學在二○○一年開始,進行為時兩年半的研究,了解使用電腦時的姿勢、速度及力度三項因素對頸肩的影響。調查對象為八十三名二十至五十歲、每天使用電腦工作達四小時或以上的女性文職人員,其中四十三人為頸肩痛症患者。參加者需要進行一小時打字工作,其間接受力度、肌肉狀況等測試。
結果發現,頸肩痛患者在使用電腦時頭與頸部有較大屈伸,而且側重某一邊肌肉(多是右邊);負責該研究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司徒佩玉博士解釋,一般人使用電腦時,頭部會向前傾斜二十至三十度,但痛症患者頭部的傾斜度則達二十五至三十五度,由於頭部的重量會令神經線受壓,故會造成頸痛、甚至手部麻痹的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關節退化及永久失去活動能力。
研究又發現,痛症患者在增加打字速度時,會同時加大按鍵力度,用力較一般人高出一成五至兩成五;一般人則能分別增加按鍵速度或力量,顯示患者在運動控制方面的能力比較低,肌肉在壓力環境之下呈現過份緊張。
她並指出,市民要以適當節奏打字,速度過高易造成勞損,而用「無情力」根本無助提高效率,故使用電腦工作時宜保持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