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寫照血的任務

盜墓者寫照血的任務

《時代》周刊選美軍為「風雲人物」,封面三名美軍,都是外號「盜墓者」的第一裝甲師一支炮兵測地分隊的隊員。他們在伊拉克冒死衝鋒陷陣,被視為全體美軍的危險和驕傲的寫照。
十二月十日晚,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最動盪不安的阿宰米耶區,「盜墓者」分隊十二人分坐三輛「悍馬」軍車在阿宰米耶區巡行,他們的任務是當誘餌。跟着分隊出發的還有《時代》兩名隨軍記者和攝影師。
他們原駐在德國,擅長測量敵軍跟己軍炮隊的距離,今年五月調派巴格達,開始負責搜尋市內一個墳場收藏的武器,因而得了「盜墓者」外號。
一小時過去,分隊都沒出事。他們班師回基地,駛經區內一個市集。《時代》記者和攝影師坐在中間的一輛軍車上,士兵貝弗利和詹古斯說笑,但軍士長布士頓說:「我不管你們說笑或吸煙,總之小心你們的背後。」

「單調、恐怖、犧牲」
車隊駛進一條大街,《時代》高級特派員韋斯科普夫忽然聽到身旁發出聲響,回頭一看,赫然是個榴彈。他本能反應用手擲走榴彈,榴彈在他手上爆炸。他的手被炸掉,碎片也傷了貝弗利、詹古斯和攝影師納赫特韋。
坐在第三輛車的女醫護兵格蘭姆斯立即下車趕上來,給右手血流如注的韋斯科普夫急救。納赫特韋左手、雙腿和腹部都受碎片所傷,但暈倒前拍了幾張照片,詹古斯就扳緊自己的步槍負傷戒備。後來車隊匆匆撤回基地,四人傷勢逐漸康復。
《時代》記者寫道,他們目睹駐伊美軍的「單調、恐怖、犧牲和決心」,「像這場戰爭的千千萬萬個美國人,『盜墓者』身受改變他們一生的損傷。他們的故事,就是軍隊和這場戰爭今日的寫照。」
《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