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線:<br>團年飯防增磅秘笈先飲滾湯後食飯

健康前線:
團年飯防增磅秘笈先飲滾湯後食飯

是日冬至,中國人冬大過年,一家人吃團年飯,大魚大肉才夠吉慶,至肚皮撐滿才驚覺吃得太飽,又懶得動了,轉頭身子已蜷進溫暖的被窩裏。借用電影金句,食得咁飽,預咗要還。補救行動,惟有在飯前開始。

記者:邵超 攝影:黃子偉
模特兒:Elki、Bob、Judy(KOne)

多餘的脂肪,總在冬天出現,今夜早有心理準備吃個痛快,但又豈能讓肥膏有機可乘!註冊營養師蔡玉嬋解釋,時令美食,特別多高脂和高澱粉質,身體不斷積聚卡路里,令人防不勝防。

營養師金句
「均衡飲食必須持之以恒,想健康就要付出。」
註冊營養師 蔡玉嬋

高澱粉高脂雙拼最肥
暖笠笠的煲仔飯是典型的致肥陷阱,飯高澱粉質且多油,鋪在飯上的餸菜如孖膶腸、臘肉、臘腸等,全是高飽和脂肪的食物,還未計那一小杯的豉油,內裏隱藏的密碼,便是糖份和鈉質;以上種種加起來,可謂肥上加肥。
生炒糯米飯的致肥危機與煲仔飯相類同,臘腸高脂,糯米飯高澱粉質,任擇一樣已足以致肥。生活中就有如此多的「美味關係」,奈何要為這段關係付出沉重的代價,算一算卡路里,只怕嚇破膽,須注意在日常飲食避免掉入這些陷阱。

致肥飯菜
高脂:臘腸、臘肉、臘鴨含高飽和脂肪及鈉
高澱粉質:芋頭、粉葛、蓮藕、栗子、糯米飯

■雙拼脂肪最勁:生炒糯米飯、珍珠雞、煲仔飯(如孖膶腸)

部份冬至健康餐單

前菜:雜菜湯
材料:蘿蔔、西芹、番茄、馬鈴薯、紅椒、綠椒及任何蔬菜
健康貼士:盡量少放調味料

主菜:田雞時菜煲仔飯
材料:田雞、任何蔬菜(如芹菜)、米
健康貼士:不要放太多豉油,宜另外再伴一碟菜

甜品:淨湯圓
材料:麵粉、糖水
健康貼士:糖水宜小甜

慢慢食防過量吸收
蔡玉嬋強調,大吃大喝是絕對有違均衡飲食的法則,身體要達到「收支平衡」,惟有早午晚三餐調整。以晚餐大吃大喝計,早餐和午餐應盡量加強吸收纖維素,早餐可吃麥皮或高纖維麵包,午餐宜少肉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肉又以瘦肉為佳。
豐富的美食當前,先喝湯絕對有着數──水份和湯渣足以填飽小半肚皮,緩和飢餓感。湯捨老火湯取滾湯,喝老火湯即喝下多餘的卡路里,滾湯有益得多。踏出成功的一步後,便可大快朵頤。肉類、蔬菜和飯一樣都不能少,吃得盡情亦要按飲食金字塔的比例「少肉多菜」攝取營養。同時切忌吃得過急,慢慢地吃才不會吃得過量而加重消化腸道的負擔。

■煎炒油炸的食物固然香口味濃,還是選回清燉和水煮較健康。



充足纖維素仍可致便秘
大吃大喝過後,即使事前做足預防措施,補救行動仍是必須的。身體吸入多餘的卡路里,始終要找到出口。很多人以為多吸收纖維素便足夠,其實缺乏運動和水份的輔助,腸道也不能正常地發揮功能,殘餘的食物仍會積聚在大腸,引致便秘。總而言之,滿足了口腹,事後便要付出雙倍努力和勞力來償還。

■運動有助加強腸道的蠕動,排泄自然暢通。

解答坊間流傳減肥疑惑
坊間流傳不少小秘訣,讓你吃得健康,究竟有沒有用?

問:將食物浸茶或水可唔以解油?
答:把煎炸食物浸茶或水,只可沖去表面的油膩,但內裏的油份卻不能除去,其實是自己騙自己。

問:係咪應該食七成飽?
答:每餐不能吃得過飽,也不能吃得過少,七成飽剛剛好。

問:唔食飯只食餸會唔會肥?
答:不注重餸菜的脂肪量仍有機會發胖,而且只有均衡的飲食才是健康之道,偏食影響長遠健康。

問:茹素係咪好過食葷?
答:茹素是吃葷外的選擇,也要留意不要偏食及避免高糖份或油炸物如酸齋、麵筋、豆卜等。其實每樣食物都有獨特的營養成份,即使含高飽和脂肪的肉類也有其營養價值,應依飲食金字塔進食。

問:食得慢真係會無咁肥?
答:腸道需要20-30分鐘消化食物,吃得過急,身體仍有飢餓感,自然會愈吃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