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類股份一向在國企指數中佔頗重的份量,例如中石油(857)、中石化(386)、上海石化(338)、儀征化纖(1033)及北京燕化(325)等,單是這些石油石化類股份已佔國企指數的比重逾43%,因此國企指數的走勢與石油價格之走勢相近,正如油價在9月、10月及11月止跌回升時,國企指數亦在差不多時間出現反彈。此外,當上周油價一度升至3月中以來的高位時,亦推高了國企指數,並創下近年的新高。故炒賣國企股的朋友不可不留意油價的走勢。
上周在中石油及中石化等重磅股上升帶動下,國企指數升至4523點高位,雖然國企指數全周的升幅僅得61點,但一周高低位相距則達490點,此乃2001年11月以來國企指數一周高低相距最大的一次。
為甚麼用2001年11月作比較的起點?由於恒生指數服務公司於2001年10月推出恒生指數綜合系列,當時亦更改了國企指數的成份股組合,由原本的54隻國企成份股,減至25隻,之後逐步增至近期的32隻成份股。由於國企指數在2001年10月已出現極大變動,因此若比較國企指數便要用2001年10月後之數據較為準確。
基於上述原因,故上周國企指數高低位相距達490點,是「新」國企指數推出以來較大波幅的一周。部份朋友可能認為,國企指數由千多點升至近期的4500多點,數值大了,高位相距的點數亦自然會同時增大。可是若以高低位相距與收市價比較,則上周的波幅為收市價的10.84%,亦是2001年11月以來最高的一次,反映近期國企指數的波動性確是增大了,並非單單是指數數值增加。
附圖是國企指數每周高低位的相距,即以全周高位減全周低位。圖中可見,在過去數月,國企指數一周的波幅大約為二三百點,但在近兩周(12月8日-19日),國企指數的波幅明顯增大了,連續兩周皆逾470點,較之前的二三百點高出百多點。
當中有一點頗為有趣,就是國企指數的波幅增大,剛巧與12月8日國企指數期貨推出的日期脗合。暫時來看,國企指數期貨的推出,「可能」是促使國企指數較波動的原因,故投資國企股的朋友可能要坐過山車了。
最後,中石油是國企指數成份最重的股份,相信在國企指數波幅增大下,中石油的股價亦將較為波動,成為機構投資者的對沖工具,正如上周五,其拋空金額已達8400多萬元,沽空量已蓋過滙豐(005)。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