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潮請假四月 赴印度照顧瀕死者<br>空中少爺化身加爾各答天使

疫潮請假四月 赴印度照顧瀕死者
空中少爺化身加爾各答天使

半年前那一段沙士重創期,很多打工仔正愁着飯碗不保的時候,一名年輕的國泰空中服務員卻選擇丟下工作四個多月,隻身去到印度加爾各答火車站,在眾多的窮人和露宿者當中,找出瀕死的病人。很多病人根本已無可救藥,他的工作只是讓他們死得帶一點尊嚴,令他們感受到雖然自己無衣、無食、無住,但並無被遺忘。 記者:譚暉

二十八歲的李彥璋,做了六年「空中少爺」,但他是一個吃得苦的「少爺仔」。他這趟自掏腰包,到印度德蘭修女創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ofCharity)做義工,連機票食宿共花去一萬六千元,其間更因水土不服而掉了十五磅體重;不過,這比起印度窮人的處境,他吃的並不算苦。

太多難以想像的情況
他於六至九月的三個多月期間,一直在教會轄下的「瀕死者之家」工作,每天揹着一小袋「寶物」,和來自世界各國的義工,在火車站內走來走去。小袋裏裝着食物和水,給瘦骨嶙峋的露宿者;還有舊衣物,給沒有衣服穿、只能用爛布爛報紙包裹身體的病人。
火車站的赤貧情景令人慘不忍睹,「太多難以想像嘅情況:有露宿者全身受傷,皮膚裂開,見到粉紅色嘅肉,蛆蟲爬來爬去。有人傷口流膿,血、膿、衫黏成一塊,一郁就痛。」

救回垂死病人最開心
在那裏,垂死的人虛弱得只能躺在冷冰冰的地上,靜靜等待被死神領走。幸運的,在見到死神之前,會先見到李彥璋或其他義工,然後被帶到瀕死者之家,包紮傷口、給予飲食,在一張有軟墊的床上離世。也有人因此而撿回性命,李彥璋說,他曾經「搬」來一位垂死病人入住中心,兩個月後,病人居然可以微笑着和他握手道謝,令他開心了半天。
他說,在當地貧乏的生活中,快樂也變得很簡單,「每日最開心嘅事,係可以去餐廳飲一杯冰凍嘅可樂」,典型的香港人口味。

獲部門頒優秀表現獎
九月返回香港,經過一輪驗身確保沒有染病之後,他又開始在國泰航機上工作。離開了印度的貧民窟,經常住在外站的酒店裏,但有時總會想起當地的窮人、修女和朋友。至於他去印度做義工的事,起初只有數名同事朋友知道,但經過同事之間「八卦」的口耳相傳之後,最後傳到機艙服務部的管理層耳中,結果他在上月獲部門頒發優秀表現獎。

李彥璋笑言在印度貧民窟生活,快樂很簡單,「每日最開心嘅事,係飲一杯冰凍嘅可樂。」

加爾各答「瀕死者之家」裏躺着身體虛弱的病人,中心雖然設備簡陋,但起碼有一張有軟墊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