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我歧視那些在超市把蔬果隨意揉揑至「遍體鱗傷」的新移民(《討厭的母子》),很多人也有同類型「公敵」。
蔡瀾在火車上遇上「北姑」還算有點看頭。一回K在銅鑼灣時代廣場,一男一女「自由行」,正欲進去「許留山」,嬌娃操上海腔接近「大聲公」廣播:「先買了那件大衣吧——才一萬多。」老襯以更高分貝宣揚:「買吧買吧,又不貴!」面目可憎但又充滿喜劇感。在小小甜品店外演街頭劇算甚麼?不如站到鐘樓上好不好?借你們一把梯子。想想就笑起來。讀者L說,他家經營小家具店,某日來了老夫少妻加小孩。小孩不停地開關櫃門和抽屜玩,在真皮沙發上踩來踩去。正常的家教是喝止和勸導,但那媽媽不但不管小孩,她問價錢時,是以腳代手的(即用腳尖踢向貨物),還道:「深圳東門也不過××元吧了……」他自問,對付這討厭的家庭無法用「劉德華式」服務態度,情願不做生意。
生意告吹不要緊,千萬別影響心情。大家想通了,萍水相逢又過去。再者,你以為香港一批二奶到歐洲碌富豪附屬卡買名牌時,嘴臉會優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