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誕節是普世歡騰的節日,熱鬧氣氛感染下少不免會把酒狂歡。鑑於在節日期間的酒後駕駛數字較平日高出一倍,警方強調將「絕不手軟」地予以打擊,並會派員在酒吧區內高調巡邏。此外,警方也關注到藥後駕駛的問題,正考慮向中醫界了解服用中藥後對司機的影響。 記者:鄭豐俊
根據警方資料顯示,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的聖誕節期間,共有四百一十名司機接受酒精呼氣測試,其中二十四人的血液內酒精含量超標,佔接受測試司機的百分之五點九,百分比較平日高出約一倍。
警務處交通總部總督察(道路安全課)林張淑姿解釋,在聖誕及新年佳節,不少人都會放鬆心情,飲酒的人士會飲多點酒,而不飲酒的人士也會飲酒,導致酒後駕駛個案增加。
為針對有關罪行,警方由上周日起至下月三日舉辦道路安全運動,期間會派員在酒吧區高調巡邏,並且加強執法,嚴格檢控酒後駕駛的司機。當局同時會加強宣傳教育,除了在港島區、九龍西及新界南進行宣傳活動外,也會在交通黑點向行人派發宣傳單張。
林張淑姿稱,今年首十一個月共有一千二百多名司機被發現血液內酒精含量超標,佔接受酒精呼氣測試司機的百分之三點四,百分比較去年全年為高,警方會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除了酒後駕駛外,藥後駕駛的問題也令人關注,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制訂相關法例的可行性。小組成員來自衞生福利及食物局、警務處、衞生署及運輸署,在研究時會參考外國的做法,並搜集以科學方法測試肇事駕駛者曾否服用藥物的資料。
林張淑姿解釋,無論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或某些治療流感的藥物,也可能會令人視力模糊及感覺疲累,影響司機駕駛時的集中力及判斷力。
除了西藥外,警方正考慮向中醫界了解服用中藥後對司機的影響。至於現時前線警員主要是依賴觀察司機的精神狀態及反應,來判斷其曾否服用藥物。
此外,今年首十一個月共有五千六百八十一宗涉及私家車的交通意外,而涉及貨車的則有三千四百七十三宗;由於領有牌照的貨車數目遠較私家車少,反映貨車的意外情況嚴重,相信是與年中經濟低迷有關,職業司機工作時甚為「搏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