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場:從基本因素看泰股升因

基金講場:從基本因素看泰股升因

東南亞股市今年跑贏環球眾多市場,而泰國股市的表現,比起區內同儕更勝一籌。為甚麼泰股有如此出色表現?泰股前景又可否繼續看好?今期我們嘗試在此剖析泰股上升的前因後果,藉以探討泰股的前景。

泰股上升,主要是其本身基調持續改善所致,外圍因素所提供的裨益,只是錦上添花。因此,儘管泰股今年已有相當的升幅,而短期內某些利淡因素亦可能帶來波動,但泰股的基本因素,尤其估值水平,仍然穩健良好,相信可為泰股的長線發展提供利好支持。

歸納升因以偏概全
不少投資者把今年環球股市反彈歸納為「美股上升」帶動的升市,這個說法似乎過於籠統,而純粹以「環球經濟復甦」來概括不同市場的攀升原因,也流於以偏概全。前者寓意其他市場跟隨美股升跌,後者則意味外圍因素完全左右市場表現,兩者均忽略個別市場的實況。
泰股的表現,正好印證了上述籠統看法的局限性。由今年初至12月5日止,泰國證交所指數飆升達99.8%,同期摩根士丹利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只上升35.2%,但已勝過摩根士丹利環球指數。倘若上述兩種看法成立,為何泰股指數表現遠勝東南亞股市指數?而東南亞股市指數又優於環球指數?很明顯,這與個別市場本身的基本實質因素有關。
進一步看,泰國證交所指數去年已攀升20.4%,而摩根士丹利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去年則下跌11.1%。由此可見,去年區內股市與泰股乃是此消彼長,今年泰股則再接再厲,越眾而出。
事實上,環球經濟於今年中方開始復甦,故絕非泰股去年表現出色的原因;而泰股今年大幅上揚,環球經濟復甦固然是催化劑,卻非唯一的原因,否則其他東南亞股市又何以較泰股遜色?

10倍PE尚算合理
泰股能連續兩年上升,涉及本身的多項基本利好因素。首項因素為國民經濟增長。泰國經濟其實從去年初開始已穩步增長,雖然今年一度受「沙士」疫潮打擊而放緩,但不久便重拾升軌。剛公布的泰國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季增加2%,較去年同季增加6.5%,而分析員普遍預測泰國經濟今明兩年均可錄得超過6%增長。泰國出口固然受惠於環球經濟復甦,但本土因素包括政府增加開支、國民消費強勁及主要行業復甦等,均是推動泰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泰國政府最近公布,未來數年將斥資約200億美元進行多項基建發展,料可為泰國經濟增長提供支持。
其次,泰國公司整體盈利於去年已見改善。雖然今年頭數月曾有波動,但不久便呈現強勁增長。市場的共識是泰國公司整體盈利今年將上升47.3%、明年將上升24.9%,而不少分析員現正調高個別泰國公司的盈利預測。
由於公司盈利有實質增長,儘管泰股已錄得相當的升幅,其估值仍處於合理水平。按2004年預測盈利計算,泰股市盈率現約為10倍,處於合理水平,亦較東南亞多地股市更具吸引力。鑑於宏觀經濟改善與公司公布盈利增長往往有時差,泰股相對偏低的估值,足可令其續享上升空間。
除基本因素利好外,泰國政府對息率和主要行業採取的政策恰當,亦為泰股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宏觀經濟改善,並不代表所有行業均可受惠。我們相信,泰國建造業和建材業可從政府的大型基建投資中獲益,銀行業可受惠於經濟增長和新一輪的投資周期,但電訊業卻因競爭激烈而略欠吸引。

留意兩項利淡因素
另一方面,兩項利淡因素可能影響泰股的短期表現。
首先,泰股已累積一定升幅,部份投資者可能會先行套利,觸發泰股市場進入整固;其次,近期散戶入市日趨積極,而小型股的成交額有所增加,令人關注其會否對泰股帶來波動。
然而,泰股多項基本利好因素,將有助泰股承受短期市場波動所造成的影響。當然,投資者必須留心上述基本利好因素會否出現改變,選股時更務須小心。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富達投資熱線:26292629
網址:www.fidelity.com.hk